多年以後,上海人準會想起二○一三年的四月:黃浦江上漂滿了豬,雞啊鴨啊沒人敢碰,天上看不到鴿子,路上聽不到鳥叫,三個作家先後死去,然後,傳來大地震的消息。
吃早飯的時候,突然覺得,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其實也是多麼平常的現實,甚至,這些驚心動魄的事情,會在日後,構成我們懷舊的起點,就像今天,我們懷的舊,也是奇奇怪怪五花八門。
就說地震吧,最初的驚恐過去後,網絡上開始聲討紅十字會:一九三七年,日軍進攻上海,紅十字會聯合各團體組成上海市救護委員會,共救出受傷軍民四萬五千人,隨後,紅十字會還把大量勞軍物資送到前線。南京淪陷,紅十字總會撤到漢口,又在漢口組織了三千多名專業醫療隊奔赴前線,到抗戰結束,紅十字會救護軍民總數達到二百六十萬。
用紅十字會的光榮歷史讓現在的紅十字會無地自容,我完全贊同,網絡上,無數人對紅十字會豎中指,也是紅十字會活該,不過,網絡對老紅十字會的緬懷似乎另有重點,因為最後,我們總能看到點題的句子:「當年,紅十字會的副會長是杜月笙。」
今天我們為杜月笙拗出的造型,的確蠻有震驚效果,去微博上看看,有多少人為杜月笙翹大拇指感嘆「民國好時代」,有多少人對現在的紅十字會大叫「滾」,你就能知道,凝聚在紅十字會上的民意雖然一邊倒,但懷舊的內容是多麼凌亂:既要白社會出面清理墨嚓裏黑的紅十字,又要現在的紅十字向當年的黑社會學習。
這是亂世嗎?《被解救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在電影院裏放了一分鐘,姜戈還沒露臉,燈光亮了,觀眾被告知,有關方面停映了這部電影,具體原因,大家自己猜去吧。
各種猜測,各種懷舊。有人發帖說《姜戈》被停,是因為在影片快結束的時候,裸體吊打姜戈的場面終於被有關方面看清楚了,嘖嘖,露鳥嘍。於是,很多人跟貼懷念自己少年時代的衝動瞬間,阿爾巴尼亞的女游擊隊員居然在路邊餵奶,那雪白的雪白的胸脯啊!禁慾的年代才能呼喚出這樣的激情,現在看姜戈暴露點身體算個鳥啊!網友的評論剛出來,後面就有人跟着問,那你到底是支持廣電總局禁還是不禁?
天地良心我想廣電總局也是迷茫的,與其說姜戈被吊打的身體會引發色情,不如說姜戈最後的大開殺戒模糊了奴役主題,禁這還是禁那,這是個問題。
廣電總局至今沒有發出一個聲明,「被解救的姜戈」淪為「被停映的姜戈」,全國人民都在嘲笑這個狼狽的總局,好在時代匆忙,再大的笑話,也不可能在聚光燈下停留五分鐘。畢竟,真正能停映姜戈的,絕不是廣電總局,而是這個亂世。
生逢亂世,廣電總局真是應該慶幸。這個星期,誰還在談論姜戈呢?大家都在罵《新編輯部故事》,甚麼台詞?甚麼喜劇?比起王朔馮小剛九十年代編劇的《編輯部的故事》,差一萬個甄嬛啊!
馮小剛聽到了,會高興嗎?不過,想到去年罵《一九四二》的觀眾也是今天懷念他的群眾,他還是應該咧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