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省昨天早上8時02分默哀三分鐘,悼念大地震死難者。除了汽車鳴笛及響起防空警報外,成都天府廣場有五十名民警在國旗前列隊,脫下帽子默哀,參與儀式的數十名巿民,有人襟前戴上白花,也有人在國旗下擺放百合花致哀。
4月20日四川雅安巿蘆山縣發生七級大地震當天,正是周六早上 8 時 02分。 那天晚上,攝影師從香港趕到成都,凌晨2時到達震央蘆山縣。在由解放軍建立的臨時醫院所見,大多是傷勢較輕的傷者,也有部份重傷,傷勢非常嚴重的,早已由直升機送到雅安巿或成都治療。因為內地傳媒報道寶興縣災情嚴重,攝影師從半夜工作至晨光初現,立刻又再起程直奔42公里外的寶興。
各色人等湧到災區
從210國道前行,幸運的,有時會遇到電單車載送一程,但最困難的,是國道不少路段被地震倒下來的山泥堵塞,要繼續前行,很多時需要徒步走下河邊,繞過堵塞路段,再爬回國道。繼續前行,再遇堵塞,再下河又再攀回國道。攝影師跟着救援隊前行,有時借助他們的繩索攀上滿是碎石的十米斜坡,如是者,遇到的堵塞點約有十個,需要極大的體能,也有一定危險性,不知道碎石與山泥何時會突然傾倒。
崎嶇災區路上,攝影師也遇到不少從縣外到來的民間人士,他們的車子有時也造成國道堵塞。也有散兵游勇,背着幾個杯麵幾支水便走入災區。甚至有爬山愛好者,專程跑來挑戰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從旁觀察,有些人穿上解放軍服飾,有些人哈哈拍照留念,沒有帶來實際幫助。相比起來,那些徒步想走入災區探看親人情況的老太太,步履蹣跚,憂心忡忡。也有一些真正想回家探看情況的女孩,在毫無準備情況下,穿着高跟鞋在山路步行,越走越心焦。國道旁邊,也有當地居民自發在路邊燒開水、煮稀粥及饅頭,給路過有需要的人一點支持。
結果,攝影師在21日下午2時許,到達最偏遠的災區寶興,剛好是地震後30小時。
物資每半小時運到
寶興災情,主要是近山樓房損毀較大,不少用木及磚頭建成的老房子倒塌,但巿內較新式房子,損毀不算嚴重,以牆身出現裂縫為多。超過一千災民,睡在田徑運動場上。軍隊安排軍用飛機運送的救援物資也算充足,約每30分鐘便有救援物資機降落,運來的有米、有蔬菜也有肉,四川辣口味的竹筍子也有,災民在露天空地搭好五至六個火爐,煮好大鍋大鍋飯菜,讓救援軍人首先享用,然後是醫療人員,最後才是災民自己充飢。也有一箱一箱杯麵,免費讓有需要災民拿走。不少當地食館,索性露天營業,地道大腸麵、刀削麵以及掛麵熱燙燙供應。
反而最近震央的龍門鄉居民,首幾天可能被疏忽救援,至出現「我冷我餓」的求助場面,反映救援隊未完全掌握災情全貌,加上國道堵塞,阻礙運輸,也是造成最初所謂孤島災區的原因。
地震後第二個晚上,離震央較遠的寶興縣,仍有餘震。睡在露天運動場地上的攝影師,經過連夜訪攝趕路,第二個晚上疲憊入睡,其間還是三次被餘震弄醒。左右搖擺的幅度,比日間站在石地的餘震感覺大得多。
那一刻,樹上雀鳥,像是怕有大難臨頭,半夜飛逃。黑漆裏,十多隻雀鳥同時吱吱大叫,拍翼躍飛,像一堆黑影,迅速劃過,消失無影蹤。
攝影:林亦非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