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證供是,郭子健,「新晉導演」。2010年與鄭思傑聯合導演的一部《打擂台》,低成本、近乎零卡士,卻出人意表地成了金像最佳電影。兩年之後,被周星馳相中合作,2012年《西遊.降魔篇》在中國票房狂收十二億,在風言風語之中,身歷了無限風光。
撰文:黃晉昜 攝影:陳永威
雖然距離中國票房第一《泰囧》還差一點點,不過《西遊.降魔篇》除了拿了個第二,也締造了一連串中國票房紀錄。而緊接開拍,由謝霆鋒、余文樂擔綱的《救火英雄》,同樣是上億投資。從《打擂台》取得金像導演獎至今兩年時間,郭子健以不可思議的上升速度晉身億萬導演行列,看到他,我很難沒有類似的想法:成功得來容易。不過郭子健的答案是非常斬釘截鐵的……「到今日,對我來說仍然不存在已經成功了這樣一回事,真是想也不敢想。」
沒必要擦他的鞋
《救火英雄》還未上畫,話題自然先落在《西遊》,這部賣得很好,同時也一直很多爭議的周星馳電影。我承認在郭子健開口之前,我是有預設的,當然,我還是希望郭子健說出更多我不知道的。
周星馳是在郭子健第二部電影《青苔》之後找他的,「他看了我前一部《野.良犬》,於是找我談,想我幫忙寫些東西,然後也談過由他監製我去拍一些規模比較小的製作,當然,由周星馳監製,投資無論怎樣也不會太細。」
「起初周生希望我拍《喜劇之王2》,大家一直談,後來有一次看到他在搞《西遊》,於是我就跟他說,好玩喎,不如俾我拍吖,他卻笑着推了我,任我求他也一樣無得傾,我想,他應該是要留給自己吧!但2010年底他又忽然找我,說彈章好牌我上,叫我試寫《西遊》的劇本,去到2011年完成第一稿,才真的大規模開始這project。」
好了,成品出來之後,電影的流言蜚語不少,其中關於郭子健的,就是《西遊》片頭五個大字:「周星馳作品」,郭子健的名字變得很小很小,而且之後的宣傳活動,俱看不到他的蹤影,是被失蹤了?是周先生第N次跟拍檔鬧不和?
先回到起點。郭子健是百分之四百的周星馳迷,他可以隨口背讀星爺電影內的台詞,能夠與偶像合作,是發夢也想不到的天大喜事,「如此難得的機會,有無錢收我都會做啦,更何況我有錢收?」
郭子健說,身邊很多朋友知道他要跟周星馳合作,大都叫他有心理準備,「大家都說周生難搞,但有一件事大家都沒有說過,就是他是個真正熱愛電影、也對電影有心的人。周生曾經對我說,他以前拍過很多讓他很不堪、也不喜歡的戲,但以後自己會拍的電影,都會圍繞人間有情、有希望、世界和平這樣的主題,你就當他是溝我才說這些話,但可以製作出這種電影的人怎可能是壞人?我沒有必要現在去擦他的鞋,我對他,只有100%的尊重。」
羅樂林一句話
將聚焦放回本身的電影故事同樣帶着傳奇色彩的郭子健的身上。他是100%地地道道的港產港仔,採訪前一晚,我上YouTube重溫他的電台節目,他跟鄒凱光講的是十大經典成人雜誌,雙劍合璧,口沬橫飛、如數家珍,是真正的港味十足。此外,讓他鍾情的,還有漫畫、日本特攝片、電視劇、形形色色的武俠、愛情、繙譯小說,當然,也有他選定為終身職業的電影。由在超級市場中當平面設計員,因為不甘現實,於是博一博報讀導演會的編劇課程期望藉此入行,也是由於《大時代》羅樂林的一句話,「我之前做design,卻一直不敢逆媽媽意入電影行,有一天我落街買《電影雙周刊》,看到導演會招生喎,又有王家衛、陳嘉上、爾冬陞教,心諗,我真的不想像羅樂林所說,以後就這樣死在那些廣告牌裏頭,所以,死就死,報名就報名啦。」
98年成功涉足電影業,郭子健已經廿三四歲,看着那些比自己年輕的後生仔資歷都要比自己深,他下了決心,即使這條路是錯也要錯到底,「我不可以返轉頭,我要超速成長。」
郭子健對自己說,後來也對很多年輕的同行說,「做人,最緊要是急功近利、好高騖遠,最好能夠做到一步登天,條路一定是這樣走,才是對的。」他的理據是,這一行你按部就班,很容易就變得流水作業,「你夠膽做,那怕跌個焦頭爛額,只要同一個錯不要犯兩次就可以了,要踏實地思量如何一步登天,因為時間是不會等人的。」
本土意識多X餘
這幾年,本土意識抬頭,一部份不願只顧北望的香港電影人都說要拍一些地道特色、本地口味的戲,當中以《低俗喜劇》為表表者,拿不拿到國內的批文?根本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我完全不懷疑郭子健對香港文化的認識或者情懷,看《打擂台》和《為你鍾情》你總能在裏頭感受到點點滴滴。不過之後的《西遊.降魔篇》是合拍片,面對的也顯然是中國的市場,新片《救火英雄》注資上億,更不可能捨棄十三億人口,這究竟是不是一種妥協?我不懷好意的問。
他卻氣定神閒的回應我:「都甚麼年代了!這已經是download的時代,甚麼資訊都可以快速流通,我們現在的生活明明就是合拍片,那為甚麼要抗拒合拍片?這些合拍片最大的問題是,電影人硬要加入甚麼大陸元素,那就出事了!千萬不要香港人扮大陸人,因為你根本不用去想這是合拍片!堅持本土意識?多X餘啦,你可以懷舊,但同時必須向前看,只懂懷舊,最後只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