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上月公佈,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試點範圍及放寬投資限制,引起市場一陣亢奮。不少金融機構立刻去馬申請額度,期望今年底前向市場推出更多人民幣基金相關產品。不過,本報搜羅市面上10隻主要直接投資於A股的零售基金,其中9隻累積表現都跑輸基準指數。
記者:李芳芳
中證監自2003年開始准許獲批額度的境外金融機構,以非人民幣的資金通過滙兌直接投資內地股票市場,稱為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雖然已有10年時間發展,但大部份額度都被機構投資者消化,或分散到不同的基金中,難以考究其投資A股的表現。而目前市面上只有4隻主力投資A股的QFII零售基金,有3年以上的回報數字。
內地放寬RQFII買A股
前年內地進一步開放平台,讓境外的人民幣資金可投資到內地股債市場,本港才湧現逾20隻RQFII零售基金,惟其於A股的投資佔比不能多於兩成,而上月最新政策就放寬RQFII投資A股的限制,日後與QFII基金只有貨幣的區別,即基金免卻外幣滙兌人民幣的步驟。
由於有額度限制,本地逾百隻中國概念基金中,大部份投資以H股為主,A股佔比並不高。而集中有七成以上資金主力投資於內地股市的A股零售基金並不多,而本報搜羅到的10隻中,有9隻的累積表現都跑輸基準指數,一半更蝕入肉。
年資最長、規模最大的摩根中國先驅A股基金,累積回報最佳,有1.7倍增長;最差的是宏利盈進基金SPC(中國A股獨立資產組合),蝕23%;其餘均未有顯著收益。這些基金的五大投資項目主力投資金融機構,以民行、海通證券和浦發行最受青睞。
在包括A、H股混合式的中國基金中,截至4月12日,以過去3年回報為標準,表現最好的A股基金都未能躋身首20名,基本以A、H股混合基金壟斷。而從近1年表現看,則只有東亞聯豐中國A股股票基金打入第10名。6隻有1年回報紀錄的A股基金中,宏利和恒生中國A股精選基金(A2)的回報,甚至差過收費相對低廉、被動追蹤A股指數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如安碩A50中國(2823)。
A股行業分散 勝H股
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表示,數據反映A股基金投資內地的能力確實有待改善,內地市場成熟度不夠,基金經理不能套用國際性的研究模型,須重新摸索,故部份基金會將QFII額度的投資,交由內地相關的資產公司管理。而可投資A股的RQFII基金吸引力亦不大,本港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只是博人民幣升值。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蘇沛豐則指出,相比大部份投資於H股的中國基金,因較多分佈於金融業,易受外圍影響,A股的行業分佈卻較H股分散,以及有更多股票數量給基金經理選擇。他相信,未來市場若推A股的RQFII基金,將為本港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增加投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