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影星蘇菲亞羅蘭在香港澳門兩地出現,她是來宣傳以她命名的珠寶活動,老去的性感尤物依然有其明星風采,把同場的那些個可以當她女兒的明星名媛們都蓋得黯然失色。
闊別銀幕長久後再亮相雖略有滄桑味,但星味韻味仍在,照片中看來仍風情萬種。許久以前讀她的自傳:無悔的人生,講起在炮火戰爭飢餓與顛沛流離中渡過的童年歲月,講不幸的童年是她一生最寶貴享用不盡的資產,以後在銀色道路上無論碰了什麼挫折也不害怕,因為不可能比童年時的遭遇更壞了,既然那些都能挺過去,如今又有什麼可害怕的。
的確經歷過憂患歲月的人,會比含着金銀匙羹出世的人更能應付種種不如意,一朵溫室裏的花,如何耐得住風吹雨打?疾風中的勁草,山野裏的無名的小花小植物反而在四時的變化陰晴不定的氣候中怡然自得的生長。
如今在中國或香港的富二代能了解人間疾苦的又有幾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太多的保護,缺乏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上一代人既得利益後的產品,沒有人教曉他們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應有的一種回饋與感恩。碼頭工人事件擾攘至今依然不能妥善解決,難道不是兩代富豪都心硬如鐵,缺乏同情心與悲天憫人之心有以致之?
真正的成功不是你擁有多少叫人羨慕的,而是你功成名就之後能夠回饋多少,那些無私的付出對於接班的富二代是一種身教,對於社會大眾更能因為顯現出一種謙恭與慈悲的心而令人尊敬。
富貴而不好禮,恃強勢而分毫不謙讓不是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