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龍鳳鈪會「生銹」?有內地消費者早前在微博上聲稱,於蘇州周大福購買龍鳳手鐲後,未曾佩戴金鈪竟已出現疑似「銹迹」!負責周大福中國業務的執行董事陳世昌解釋,是金鈪在打磨過程中,用上接合用的焊粉及一些藥水,這些殘留物接觸到空氣的元素才令手鈪「變色」。業界人士指其說法合理,但情況並不普遍;惟學者稱足金是不會氧化或變色。
記者:吳綺慧 周燕芬 李以莊
一名為「一只小巴哥」的內地網民,上月在微博上發炮,指在周大福購買了龍鳳鈪,未曾佩戴就已出現疑似「銹迹」,更指向周大福投訴未獲認真處理。陳世昌形容,有金器變色、客人回來求助的個案,「每兩、三個月就會發生一單,都係正常的情況」。
陳世昌強調,在製作龍鳳鈪的過程中,需要加入焊粉,而打磨時亦要加入一些藥水,當龍鳳鈪接觸空氣中某些元素,才會產生化學作用令手鐲變紅、變紫甚至於變白。遇上這些情況,周大福都會幫客人免費「還原」,用火槍燒後再打磨好,又或者讓消費者選擇更換過另一隻重量相同的金器。
業內人士指罕見
陳世昌表示,該位蘇州消費者最後亦選擇了更換另外一隻金鐲。周大福發言人其後補充,曾建議客人把金手鐲送往檢驗,最後證實成色符合國家標準。
有從事珠寶製作的業內人士表示,上述金鈪未曾佩戴、就自行出現污迹的情況屬罕見:「我未見過實物,好難評斷原因。𠵱家生產金飾好多時都要扭款、令金飾好多接口,的確會用到一啲混合物、焊粉,打磨時的鐵針亦可能沾染到粉末,但份量唔會好多,照理好難會變成咁大塊污迹。有可能係金飾的手工處理得唔夠好、唔夠乾淨。」
六福主席黃偉常表示,金飾和純金條不同,有機會出現變色:「我哋以前有間舖喺聖母醫院附近,都試過有護士早上買咗條金鏈,下午返過嚟就話變咗色。最勁就係啲含有水銀質的化妝品和藥水,會令件金飾表面變到好似生銹咁,但呢啲唔關成色的問題。正所謂『真金不怕洪爐火』,你只要搵火槍一燒就知,如果是假金,即刻會變晒樣。」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就指,足金是肯定不會生銹或變色:「金是惰性金屬,不會氧化,也不會和空氣中的硫化氫產生化學作用。」
對於周大福解釋指,可能是金飾製造過程中加入焊粉,林漢華不置可否。他以比足金低一檔「K金」為例,指製造過程中可能會滲入其他元素,令金器變得更硬或造出其他顏色,以達至首飾美觀效果,但他強調︰「合色的K金會變色,最少也是幾年後的事,不會買回來沒戴過、一兩個月就出現變色或生銹。」
金價近日持續反彈,搶金熱潮未停。陳世昌透露,周大福現時已接金飾金條的預訂貨單,已經多達逾100公斤,現時公司已經24小時運作生產,每天黃金產品的供貨量,已經由平時逾3萬件,倍增至現時的8至10萬件。
金飾變黑火燒可救
【特稿】要盡量防止金飾出現變色情況,綜合業內人士意見,其實最緊要是「夠乾淨」,避免接觸化妝品、漂白水等化學物品,佩戴完用濕布抹乾,放回首飾盒中。如金飾出現變黑、色澤變暗情況,可用火燒數分鐘,再放入水中浸泡,金飾就可恢復金輝。由於黃金質地柔軟,用家亦應避免在進行劇烈活動時佩戴,以防撞擊令金飾變形或脫落。
至於真、假金如何分別,業界稱最有效方法都是用火燒,如金飾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假金顏色會明顯變暗甚至變黑。另外,黃金手感異常沉重,不如K金、鍍金般輕;而且黃金質地較軟,容易彎折,用牙咬會有印,而其他不同程度的合金,都較為硬身。
對於有龍鳳鈪「生誘」事件,昨日來港掃金的內地旅客並不擔心,特別組團來買金的王小姐坦言:「覺得香港買金比大陸有保證,且我覺得金價到底了,所以現在買最好。」李小姐則指:「沒聽說周大福的金會生銹,也不擔心買的金有問題,否則不會那麼多內地人來香港買金,不過我買了戒指,沒選龍鳳鈪。」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