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海上安全矯枉過正 <br>海事處急補鑊 累市民搭貴船

加強海上安全矯枉過正 
海事處急補鑊 累市民搭貴船

【本報訊】南丫島海難調查報告將在短期內公佈,海事處為補鑊急推多項新措施加強海上安全,包括載客船隻須安裝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駕駛室安裝閉路電視、晚上航行要增設瞭望員、第三者保險保額提高幾倍等。但航運業不滿新措施推行過於倉卒,而且大幅加重營運成本,最後可能會轉嫁乘客。
記者:麥志榮

由20多間渡輪公司及航運團體組成的海上業界聯席會議昨向海事處和運輸及房屋局請願。聯席會議代表黃耀勤及溫子傑表示,自去年南丫島海難後,海事處排山倒海提出一連串新措施,要求業界在短時間內完成,但部份措施屬矯枉過正,只會增加營運成本。

加劇海上從業員流失

其中可發出防撞預警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由於維港太繁忙,警號響起會太頻密而作用有限。
另外,海事處又提出在駕駛室安裝閉路電視或錄音設備,監察船員工作,海事從業員的工會擔心私隱被侵犯而反對。而在人手不足情況下,增加夜航瞭望員亦有困難。
至於檢討及加強載客船隻船長牌照的考試制度,亦會加重海上從業員的壓力,加劇從業員流失。
他們又指出,海事處又建議大幅提高船隻第三者保險保額,載客12人或以下的船隻由100萬元增至500萬元,載客13至16人船隻由500萬元增至1,500萬元,完全不理小型渡輪公司的負擔能力。
他們又批評,海事處上周五起突然加強對救生衣的執法,以往海事處容許小童也適用成人救生衣,救生圈亦可當作救生衣,但現時卻規定救生圈不可當作救生衣,以及每個兒童乘客都須有兒童救生衣。

缺救生衣即吊銷牌照

業界一時間訂購不到足夠救生衣,就算買到亦要時間改裝船艙擺放救生衣,可是海事處不但對有困難的船隻即時檢控,更吊銷牌照。
海事處表示,早前有八艘小輪因救生衣數目未符合要求,被暫時吊銷牌照。
其後,當中七艘小輪已添置足夠數目的救生衣,經海事處檢驗後已解除它們的臨時吊銷。目前仍有一艘小輪被暫時吊銷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