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 圓桌會議:<br>黃金未變爛銅 - 蔡東豪

基金經理 圓桌會議:
黃金未變爛銅 - 蔡東豪

Tony: 這陣子睇報紙,飾金賣到斷市,你們怎看金價?
Eddie: 整個跌勢,主要是由於GLD(SPDR黃金ETF,2840)沽,另外就是一些ETP,類似是ETF的投資產品斬倉,推倒金價。我早排計過數,每噸黃金相等於3.5萬盎斯。GLD有1,500噸,如果沽15%出來,計番條數。每個師奶大約每人買一盎斯,也要30至40萬個師奶接貨。基本上,是大戶對散戶之戰,大戶一邊賣,印度及中國的散戶去吸納。
Tony: 如果從基本因素,怎看金價未來走勢?

心理因素主導價格

Charles: 金其實無基本因素可言,是一種無息率、無return的投資產品。黃金的生產成本是每盎斯數百美元,以每盎斯市價千幾美元賣出去,生產商賺取差價。實際上,工業用途佔金的需求不到2%至3%,那到底怎樣釐定金價是每盎斯賣1,600、2,000、或是10,000美元。其實,純粹是心理因素。
Raymond: 過去上千年,各地政府利用黃金來支持貨幣基礎。政府要控制金,才能控制貨幣。但整個制度的主要問題,是黃金數量有限。萬一貨幣增長,追不上經濟、人口增長,經濟就會通縮,這是近百年常見的情況。
所以,至近年放棄金本位,去到法定貨幣制度,萬一貨幣追不上經濟、人口增長,就改用央行印鈔,增加貨幣供應。這種政策其實是work,怕就怕央行亂印銀紙,無人相信銀紙。有一種講法,去估計未來環球的貨幣會否返去金本位政策。如果真的有這一天,將全球銀紙除以黃金,一盎斯黃金可能要幾萬美金。
Eddie: 過去黃金與美元走勢相反,是anti-dollar trade。但現在,黃金的走勢與美元、美股方向一致。
中國、香港股市咁差。另一方面,美國股市好,美國貨幣地位毫不動搖,反映Ultra-Keynesian(超級凱恩斯陣營)的經濟政策,Fiat money(法定貨幣)大獲全勝。是香港未夠實力,先要找美元去支持港紙。美國利用軍事實力,已足夠支持自己貨幣。
我唔覺得,黃金會狂散。我覺得,最近人肉長城是有意思。對於歐洲人、美國人來講,黃金已經不是唯一安全資產,他們可以持有美元。但中國人依然需要安全資產,可能有幾百萬人有買黃金的需求。
Charles: 當有錢人有百億身家,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不一定是黃金。黃金對這班有錢人的吸引力下降。中國、越南則唔同,隨時有人走佬,要有黃金資產。其實,香港個個結婚的人,屋企都有幾萬蚊金,這個習慣是上一代教落。
Tony: 應唔應該撈底?
Raymond: 我覺得博唔過,因為黃金剛剛轉勢。
Eddie: 現時的情況,是第一浸的血肉長城,500個牌頂一個大戶,通常散戶都會受傷先。

無限量寬下的日股

Tony: 近月,日本央行對貨幣貶值的態度轉得很快,事前好像無先兆。
Charles: 我記得,以前睇韓國市場的時候。韓圜就有個(滙價)目標,韓圜兌日圓,Mark實是十兌一。日圓跌,韓圜自然跟位跌。但近年日圓不斷升,韓圜沒有跟住,韓國的鋼鐵、汽車行業,突然執了個大便宜。日本的增長,全部轉由韓國接收。現在日圓回落,對日本算是利好。你話買今次QE,央行能谷到通脹。即使如此,(日本經濟)是否真正解決問題?唔係。
Tony: 但最近新聞報道,日本人出街買嘢多了,是真好。
Raymond: 一半一半,其實有不少人存疑,認為可能是虛火。目前,可見的是股市升了。大家都信有些東西轉變。以前政府好多改革,因為日本央行不配合,無法實行。這次央行出手,大家準備有變,可能是變差、或變好。共識是必定有變。
Eddie: 最明顯的變化是酒店full晒,個個都要去睇下發生乜嘢事。我之前聽野村的睇法,幾有意思。要搞好日本經濟,需要三隻腳配合,央行印銀紙只是一隻腳,第二要看安倍政府的財政政策是否配合。但最近,安倍講緊增加銷售稅,這有點矛盾。第三件事,就是私人公司配合,這是最難的。大家都underweight日本,就是因為太熟識日本,明白日本公司文化不易改變。
Tony: 日股已升27%仲有冇得升?
Charles: 大家之前睇日本睇得太差,太bearish,日本物業資產的息率回報可以有6至10厘,成本咁低,(資產物業價格)應該要double。所以要股市升這個部份可達成,但日本經濟是另一回事。唔通Sharp可以強過三星?難度很大。日本已經失去這個機會。
Rayomond: 我覺得,目前日股是合理估值,前提是大家假設日本經濟不會再一直向下,一直跌到死。
Eddie: 如果計基本因素,一點也不平,歷史市盈率有20多倍。而且日本公司賺錢,未必分畀股東。
Rayomond: 過去十年,已經有好大轉變。日本公司有好多buyback,增加派息。而日圓跌了咁多,出口會增長。
Charles: 如從資產角度看,會覺得日股好平。因日本公司都有很多資產,令市賬率看起來很便宜,但這些資產幾乎都唔郁,就算值錢也沒有交易,只是長期持有,而且回報率低,改用盈利的角度看,就覺得貴。
Eddie: 我的看法,是不應太過skeptical。
日股今次升勢之後,日經挑戰15000點,絕對唔出奇。是否經濟基本面會有轉變?我唔知,但2005年一轉,也反彈4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