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力實業(978)大股東向其注資,令公司成為首隻變身的內房企業殼股。東力獲母公司招商局地產「進駐」近一年,終獲注入內房資產,並將成為招商局地產集團首個及唯一的海外上市業務平台。
記者:吳永強
受母公司注入資產的消息刺激,東力實業昨早復牌後股價曾爆升,由停牌前2.9元,最高曾升逾兩成至3.5元,創下一年高位。惟在獲利沽盤湧現下,股價後勁乏力,更出現反高潮式倒插,最終收報2.61元,逆市跌一成。
62億收購內房資產
東力實業昨公佈向擁有公司70.18%股權的控股股東招商局地產收購旗下全資附屬公司瑞嘉投資實業的待售股份和股東貸款。瑞嘉現時擁有分別位於廣州、重慶、佛山及南京的四家公司,當中涉及八個內地地產的商住開發項目,建築面積共538.14萬平方米,而可供銷售面積則有323.44萬平方米。截至去年12月底止,瑞嘉資產淨值約為28.52億元人民幣,錄得純利10.45億元,而來自經營業務的正現金流則達25.04億元人民幣。
是次收購涉資共61.77億元,東力實業將會以發行永久可換股證券,或發行代價股份及配售股份最多38.37億股,每股發行價將不少於1.61元,較停牌前收市價折讓44.5%。若透過發行代價股份及配售股份支付收購所需資金,招商局地產在收購完成後的持股量將可進一步提升至74.35%。
由於招商地產在收購東力後僅約一年便向其注入資產,依照《上市規則》將被定性為反向收購,故東力亦將被視為首次上市,故收購需在重新上市的審批程序完成及在股東特別大會通過後才可落實。
分析指現不宜沾手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認為近期不少內房企業買殼,惟殼股變身後是否值得投資,需要視乎其注入資產的質素及方式,「𠵱家通常出咗消息就會炒一轉,但值唔值博,就真係要睇佢注啲乜同點注。」他認為東力實業的股價現時風高浪急,投資者不宜沾手。
東力實業是首隻被內房企業注入資產的殼股,事實上,近年內房企業已經掀起來港買殼潮。而早前德勤曾經表示,目前不少內房企業期望透過到海外上市解決財務壓力,惟由於來港上市需要一定程序及時間,故有不少內房企業選擇借殼上市,料有關趨勢仍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