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機會:南印真心旅攝 互批學影相

蘋機會:南印真心旅攝 互批學影相

攝影可以是興趣、可以是抒發情感、可以是排解壓力、更可以增進交流;一行十多人,各行各業、老手新人,連續八天,每天朝六晚十二不覺累,以攝影建立情誼之餘,更用身體感受、用鏡頭記錄南印度的人事物,帶回一張張佳作。訪問時羨慕他們有充裕金錢,也欣賞他們的魄力,更感動於他們真心愛攝影。

記者:韓繼聰 

攝影:許有達

場地提供:EPSON (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另類攝影團 日日上堂

好多人去旅行,首要着眼點是Relax及享受!眼前這班忙着執相、印相和討論的人,兩個月前付出高昂旅費,換來卻是八天「朝六晚十二」,影相、上課之旅,你可能說「貼錢買難受」,但他們對這趟南印度之旅,卻樂在其中,因為這是真心攝影之旅。
一般所謂「攝影團」,大多只是有個攝影師隨團,少購物、多到景點教影相。今次南印攝影團則認真得多,出發前要上堂,跟導師討論應帶甚麼器材,再了解當地民生節慶,務求以最充足準備影靚相。抵埗後早上六點出發影相是基本行程,中午天氣太熱便回酒店……上堂研究拍攝技巧,近黃昏時再出發,晚上開公審大會,互相審評當日作品,日日「升呢」,最早都要十二點先有得瞓!

出發前有書介紹行程,非常認真。

節慶看民生 街市看百態

不願出鏡的主持人Master Lee(Bobby)說:「南印度無論環境,還是人的膚色和衣着,色彩都非常豐富,加上南部較落後,民風純樸,所以早就安排要多看節慶民生,希望影人多過影景。」行程安排,有到海邊看漁民打魚、亦有到街市看平民生活,但說到主打,卻是南印度三月的Festival Peruvanam Pooram節慶,農民完成收割,載歌載舞大事慶祝,化妝加上舞衣,色彩自然更豐富,而且人民開心,笑容滿面,影得愉快,作品亦更出色。

節慶巡遊中,David近距離拍下表演。

攝影團中人人投入影相,每天更有作品Review。

攝影打破人與人的隔膜,團友透過攝影跟當地人打成一片。

甚少影人的Terence,近距離拍下表演者的化妝。

Anna跟表演者談了很久,相影得很少,卻更了解當地人。

捕捉印度人笑臉是Anita的目標。

Anita說,把貨物托在頭上是印度人的文化。

除了近攝人物,David亦利用了建築物的造型及顏色,拍下精美構圖。

Winnie從鏡中捕捉化妝者神態,不似是半年新手的作品。

David:100選1 成佳作

David是旅攝達人,足迹走遍非洲、北極、南極,印度更已遊過六次!問他第七次遊印度可會怕悶:「即使相同的地方,每次去都有不同體驗,有時看景、有時看人,而且每次題材及器材都可能有不同,會有不一樣的趣味。」
從事金融業的他,由儲相機到沉迷影相,Canon和Leica都是他的愛機:「論影像質素,當然是Leica!但Canon較快卻是事實,今次選用5D MarkIII,就是希望能捕捉更多。」 David可是團友口中「快槍手」,八日拍下16,500張相(其他團員平均4,000張):「其實唔算多,大概100張可揀一張滿意的,16,500張揀出來的,可能只有165張!

David已七訪印度,今次更有份安排行程。

為了多影一點,放棄Leica轉用5D MarkIII。

Terence:30年老手 學影人

從事地產的Terence也影了30多年,但卻一直怕影人:「只愛影風景,很怕走近陌生人,但今次以影人為目標,見人人行近,自己也開始大膽,今次可能是我影最多人的一次。」
攝影團行程固然重要,但同行人也是關鍵:「曾參與其他攝影團,感覺很兒戲;南印之旅雖然團費較貴、門檻較高,不是要炫富,而是肯花這價錢,大家都會認真對待攝影。」訪問當天看他們混熟得像多年老朋友,但從Terence口中才得知,其實大份部都只是初相識的團友,原因就是志趣相投!

影相30多年卻甚少影人,今次是大突破。

帶了兩部單鏡機,是5D MarkIII及極銳利的D800E。

Anna:用鏡頭聽故事

團中不乏女生,大多經驗較淺,像從事銀行IT界的Anna:「我眼中的相機,是與人溝通的媒介,最難忘是在節慶後台,與一位言語不通的印度人,以手語溝通,『談』了很久,完全忘了影相,幸好他化完妝後企定定讓我拍照。」
今次旅程,她主力使用Leica M9,但手動對焦慢,有天影漁民便考起了她,幸得導師指點:「Bobby教我企定,確定焦點,等被攝者走進中焦點的一刻出手;又或是跟隨被攝者的步速前進後退,結果效果很不錯。」

三位女生,攝影經驗較淺,但對攝影都有獨到體驗和觀點。

M9配手動鏡頭,需要有陷阱對焦的覺悟。

Anita:記錄笑面印度

「出發前聽到不少印度負面消息,所以想影印度開心一面。」一張張記錄笑臉的照片,的確讓人看得暢快:「一次替兩三個人影相,結果他一家十幾人一起走出來做Model,影完後大讚「Super」(她說當地人不太懂英語,愛以Super表示讚好),逗得她非常開心。

Anita愛Leica的D-Lux 6,夠細、影微距一流。

Winnie:從LOMO到單鏡

一直只影LOMO,上年因接收了大量攝影器材,才認真對待攝影。擁有Leica及其他專業機,但卻選了較舊的D700,原因是要由淺入深,逐步熟習手上器材:「每天晚會上,影同一主體,不同團友會有不同觀點,每一張相對我來說都是新鮮事,每一天都感到自己進步。」

Winnie的Nikon D700在團中一眾頂級機中,實屬入門。

單鏡、RF 各有所愛

團中各人都有自己愛用的「武器」,Leica、Canon、Nikon各有所愛。說到比拼,大家都很有保留,大概都說各有所長。除了手動對焦、自動對焦,和連拍速度的差距外,比較實質的,是David提及在相片中從「中焦」到「失焦」過程的順滑感,Leica總是做得較好,其他團員亦表示,Leica的立體感和質感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