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992)行政總裁楊元慶最近再有豪語,提出要與三星和蘋果鼎足而立的目標。當然以聯想735億元市值,要追上仍有近3萬億元市值的蘋果,路途相當遙遠。不過,聯想自從成功消化2005年收購回來的IBM個人電腦業務,把自己推向全球PC一哥後,自信心已經滿瀉,也令外界不敢小覷其後發者優勢(Last mover advantage)。
現時各據一方的三星與蘋果,均在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兩個冒起中的市場稱霸,但聯想據地稱王的市場,卻是正在萎縮中的PC,而且縮水的速度正在加快。月中市場監測機構IDC便公佈,首季個人電腦銷售按年急跌14%,是近廿年以來最差,而且是連續第四季錄得下跌。整體市場free fall之餘,越做越差的惠普更急跌24%,大股東擬私有化的戴爾亦跌11%,只有聯想幸保不失。
人棄我取 洽購伺服器業務
PC市場持續萎縮,遠因是平板電腦及智能電話已取代了不少家居電腦的用途。近因則是新推出的Windows 8作業系統不爭氣,完全刺激不到換機意欲,甚至有點弄巧反拙的效果。數據一出,嚇得美國大型私募基金黑石即時縮沙,宣佈放棄收購戴爾的計劃。
在一個倒退中的市場稱王,是否就沒有前途?那也不一定,視乎是否具備優勢,因為瘦田冇人耕,有人退出市場,有人減少投資,意味競爭減少,只要市場萎縮的步伐終告穩定下來,站穩陣腳的市場領導者,便擁有一項平平穩穩能見度高的業務。我看不到,PC會步菲林相機的後塵,被完全淘汰。它可能更像收音機,在電視與互聯網的圍攻下,仍會有自己特定的一片天。
聯想當然志不在偏隅一角,因此最近已傳出,正洽購IBM的低端伺服器業務,作價可能高達45億美元。有趣的是,這又是一個人棄我取、增長放緩中的市場,原因是雲端服務狀態大勇,令不少企業的伺服器需求減少,最近微軟更向亞馬遜宣戰,將其雲端服務大幅降價21%至33%,難怪IBM又覺得這門生意食之無味、棄不足惜。
聯想此時再度發揮執死雞精神,希望立時進佔伺服器業務的世界頭三強,外界對聯想這些大想頭,已沒有2005年首次收購IBM業務時的一臉狐疑。《金融時報》甚至認為,以聯想現有毛利率處於低水平,任何收購均有助提升邊際利潤。
獨有優勢 靠政府支持
這種人棄可取、黃雀在後的戰略,重點在於後發者可以省掉開發的成本,避免重蹈前人走過的冤枉路,而且本身要具備成本優勢,接過人家無利可圖的生意,也可以挖掘到利潤,在枯井裏生泉。不過我認為,聯想的這種後發優勢,也正在縮窄,原因是內地的成本也在不斷上漲,但聯想的另一項優勢仍然無礙,我說的是政府的大量有形與無形支持,包括採購政策的傾斜、融資的便利,這也是三星能夠上位的部份原因。
當然,後發優勢只能帶你去到某個地步,矢志要成為一代宗師,總要自創幾招橫行天下的獨門絕招,這才是我最擔心聯想的地方。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