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中央防錯手拖垮債市

國策解碼:中央防錯手拖垮債市

內地債市打黑,人心惶惶之際,昨日人行就整頓債市召開會議,要求各銀行限期自查清理之餘,亦特地安撫人心,表示「未來內部檢查出的問題,公安和審計署爭取寬恕處理」。
人行對這輪債市風暴的「定調」,顯示新領導班子在大刀闊斧改革金融體制的弊處,亦講求維穩,確保改革之餘,不會錯手拖垮債市。
自4月15日萬家基金總監鄒昱被公安拘留後,內地債市風暴越演越烈,多位「大佬」落馬,債市人人自危,資金面抽緊,上海銀行間同業7天拆借利率至昨日攀升近六成,亦曾拖累A股。
內地債市亂象的根源,在於金融監管模式的缺陷:債券市場代持、養券屬於證監會監管範圍,原先金融機構依賴第三方持有債券,以避免風險指標不能達到監管要求,但其後越做越大,演變為高風險賺取息差的手段,成為監管盲區,系統性風險恐防日益加劇,而各種腐敗行為又加劇了上述系統性風險,最終令債券市場和「影子銀行」的風險放大。

多方位打壓 志在「拆彈」

中央近期措施,已經顯示要降低整個債務市場風險的決心。在就任證監會主席之前,肖鋼曾數度公開提及中國「影子銀行」的風險,銀監會早前亦發出「八號文件」整頓銀行理財產品。
綜合而言,中央的治理行動橫跨基金、券商、銀行等多個領域,志在有秩序地「拆彈」。由於早前的打黑由公安部為主導,內地市場人士憂慮這場針對債市黑幕的執法風暴已經超出了金融監管部門「話事」範疇,規模和力度都無法預計。
人行昨日的表態,預示中央的整治力度仍在市場心理承受範圍之內,無疑有助舒緩市場恐慌情緒,預料事件仍有餘波,但屬可控局面。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