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起圍村,自會想起盆菜或士多的公仔麵。以為無啖好食?原來近期不少圍村吹起一陣西餐風,除了有Homemade的法國菜外,還有意大利Fusion菜,今日讓我們走進村裏,邊搵邊食。
記者:何嘉茵 攝影:蔡家輝、林栢鈞 模特兒:Evelyn@Pure Models
自搓Pasta 平凡但美味
要享受法國菜,菜式的選材、烹調,以及餐廳氣氛,可謂缺一不可,可惜餐廳位置大多於酒店或商場內,在華麗包裝下,只有硬生生堆砌出來的法式風情,不如入粉嶺圍村食法國菜,感受那股不刻意的田園法式風情。位於粉嶺圍的Cafe F39,位置有點難找,沿着粉嶺火車站步行約十分鐘,經過地標彭氏宗祠,向前行約50米,便見到一座三層高的村屋,這便是Cafe F39的所在點。餐廳由法國回流的彭氏夫婦主理,他們04年回港後,一直於三樓做法國私房菜,剛於同址地下開設新餐廳,提供沙律、果汁等午市輕食套餐及法式小食,貫徹私房菜作風,沒有提供特定餐牌,菜式由彭先生即日購得的食材而定。
甫進屋內花園,便見到彭生正忙碌地搓麵糰,滿頭大汗地將麵糰壓成一塊塊薄得透光的雲吞皮,「搓雲吞皮要用壓麵機重複壓四、五次,唔可以一下壓到扁晒!除雲吞皮外,意粉同法包都係我自己做嘅,好考功夫和心機。」這裏的法式雲吞,雖然賣相一般,但皮薄得透光,餡料有雞、蘑菇及鵝肝,入口即溶。意粉亦是招牌菜之一,自家搓的意粉粗幼不一,質地不算滑,但口感煙韌,麵粉味重,拌以蒜頭檸檬調出的醬汁,傳來陣陣香氣,很開胃。
不過原來彭氏夫婦在法國居住時,卻非開法國餐館而是做中餐。「我老公雖然煮西餐出身,但喺當地開唐人餐館較易賺錢,不過,我所煮嘅都唔算正宗中餐,稍稍改良以迎合當地人口味,所以好受當地人歡迎。」彭太滔滔不絕地說。不過,因思鄉情濃,彭氏夫婦結束當地生意舉家回港,並開店做最擅長的法國菜。問彭太新餐廳名字的意思?「我們以前住喺法國小鎮St. Claude,嗰度係最接近瑞士邊境,叫做39省,住咗20年,唔多唔少都會掛住法國生活嘅。」她微笑說。
Cafe F39
電話:2672 7550
地址:粉嶺粉嶺圍6F
隱世Fusion菜 幾十蚊有交易
大圍田心村有逾10間食肆,大多是茶餐廳或中菜館,這局面近年有所轉變,村內半年前開了一間意大利餐廳,但位置隱蔽到連村民也未必知道,採訪當天小記就行勻整個田心村,找了近20分鐘才成功到達。「舖頭喺村內街,試過有客人搵唔到,最終要喺街口接佢,不過呢度舖租平啲,條村又有人流,所以咪決定博一博。」老闆之一莫生說。
打開餐牌,除小吃及沙律外,還有咖喱、焗飯意粉及即焗Pizza,甚至連烤肉眼、羊架都有。「呢度居民畀開茶餐廳嘅價錢,雖然我係做意大利菜,但價錢唔敢定得太高,平均消費都係四五十蚊,最貴嘅扒餐都係百幾蚊。」莫生推介這裏的12吋薄批,用墨西哥薄餅作餅底,上面鋪滿雜菌、煙火腿、煙肉、菠蘿等,咬落像餅乾般香脆,非連鎖餐廳可比。自家製香脆煙肉漢堡包同樣大件,漢堡扒用牛肉、洋葱、香草及雞蛋碎等做成,足一吋厚,伴半溶芝士,咬落肉汁滿瀉。
除意國菜外,這裏亦提供Fusion菜,原來大廚兼老闆之一Sammy居澳洲多年,曾於地中海、古巴、意大利等餐廳任大廚,回港後亦於越南、泰國等餐廳工作。他將泰菜和意大利菜Crossover,自創花香新薯咖喱雞,用甲猜等泰式香料煮咖喱汁,咖喱汁帶花香果味,配上嫩滑雞塊及嫩薯,而薯仔刻意煮至半腍,保留咬感,拌上白飯很開胃。值得一提是,店內用橄欖油烹煮及沒加味精,食完不會口渴,每日並提供一款素菜,很清新。
榮耀餐廳
電話:2325 7799
地址:大圍田心村249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