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會員開會,現時要由金鐘道通往立法會大樓,必須經過政府總部,路線不夠直接,如遇上在政府總部外的示威活動,有可能會把通道堵塞,因此建議動用公款,擴建現有中信大廈之行人天橋,加建部份直通立法會大樓,政府初步也同意以上的安排,這個計劃預計2015年六月前後完工。
這個計劃,完全是基於行人交通功能上的考慮,但若從堪輿風水理論觀之,這條新天橋正好插入立法會的中間位置,形態似一柄古代的長槍直插入大樓,正應驗了《陽宅形煞真傳》所云:「眾路沖門家無老翁。」風水學上,若以一間屋計算,屋之正中或中心代表一家之宅主,古人當然以家中最老的男宅主為準,而現代女權高漲,宅主也可以代表一些大機構之女主席,所以天橋直插大廈中央,不利其主腦或主席。同時,但凡興建或營造任何工程,都會帶給周邊環境一定的煞氣,如果周邊的人未有防備,當時間、流年飛星方位配合,便可能招到禍害。
門口外有工地、水渠或修路等等工程,在這段修葺時間內,在附近工作或居住的人,做事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順利。這些修橋鋪路的工程有時長達幾年,以整個工程來看,最大煞氣正是挖開泥土做地基之時,以這一刻凶煞影響力最大,因為這動了「土煞」,只有直至地底工程完成,回填泥土只剩地面和上蓋工程時,其凶煞力量才會減少。不過,若高層大樓有天秤機器在操作,這天秤又會變成一支槍,這也是大凶。這樣子的動土,會影響四周八卦八個方位,可幸這些方位有吉有凶,若方位配合,家居辦公室附近有工程也不一定帶來大災。不過一般而言,附近有動土,都是凶多吉少。
誠然,總不能因為怕動土而不做建設,所以古人會利用「天星擇日」之方法應付,目的是把可能發生之凶煞的殺傷力減至最低,可惜今天大部份人,尤其講科學或信奉某宗教人士,不相信這套古代環境學,所以不少工程都沒擇日動工,因而招禍。舉個例,當年王䓪鳴擔任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位於紅磡佛光街的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辦公室原來位於街之西面,但由於官僚體制擴張,辦公室不夠應用,因此要在街東擴建第二期及第三期辦公室,為方便員工之間的內部交通,為免員工要過馬路到隔鄰辦公室,費時失事,所以便在佛光街興建一條內部行人天橋。天橋之設計,也是在第二期辦公室建橋直插入第一期辦公室之中央,類似今日立法會之設計。
建橋雖然會產生凶煞,但也要與時間、空間的「飛星」配合,方能產生作用。「飛星」是根據「三元九運的」曆法而產生的「機械式」移動方法,「飛星」內有「一」至「九」顆「星」,是代表一些時間上的吉凶「符號」,有一定「規律性」。該橋建於1999年,當年為「己卯」年,太歲在東方「甲卯」位,正好是這條「東西向」天橋的位置,房委會總部第一期正好是「犯太歲」、「太歲頭上(東方)動土」。結果,房委旗下建屋被揭發短樁事件,事件也越鬧越大。到了2000年,「庚辰」年,流年的飛星為「九紫入中」、「二黑煞星」到西方,到了西曆六月農曆為五月,當時流月為「一白入中」,「三碧蚩尤」到西方,與二星合成「二、三」為「鬥牛煞」,主內鬥。結果,當時王䓪鳴身為委員會主席,也因為政府內部政治壓力而辭職,這也應驗了天橋插中心、中心為主人的形局。
今日立法會大樓計劃興建之天橋,正位於立法會之東南方,這天橋如果今年動工,明年2014年正是施工最繁忙之期,今年「癸巳」年,太歲正在東南,所以如果今年動工,正是「犯太歲」、「太歲頭上動土」。如果因為預備需時,2014年才開始動工,2014年飛星為「四綠星入中宮」,「三碧蚩尤星」飛到東南天橋動工之處,三碧蚩尤主「好勇鬥狠」,立法會內外可能會出現武力場面,不似現在的示威這樣平和,而天橋之建造「正插」中心,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不利,尊貴的主席明年要當心。
Profile:蔣匡文
術數大師王亭之首徒嫡傳、香港大學博士、建築師、專欄作家、風水顧問及客座專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