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架P有馬上陣,叫左丁山到跑馬地捧場。此晚跑夜馬,臨場大雨如注,賓架P等人擁有嘅馬來自愛爾蘭,一定識得跑軟地,但咁大雨,隻馬入到直路衝刺,完全冇在沙田日光日白時衝得咁勁,得番第五,連四連環都輸埋,大家冇得慶祝勝利,唯有低頭食飯。
賓架P對歷史、掌故、人物好熟,講開馬圈人物,佢居然連簡而清、簡而和兄弟事蹟都知之甚詳,冇法子唔服,大概係記性特佳,過耳(聽過)不忘之故。佢有位經濟系老師莫凱博士,畢業於1950年代,係崇基學生之中,極少數擁有私家艇嘅一位,下課得閒就會行過火車路到沙灘取艇,扒艇到烏溪沙,唔知幾爽,至於有無崇基女同學陪同,無可稽考。又有會計教授傅元國博士讀書時,在崇基外沙灘撈帶子、海蝦,在沙灘與同學燒烤,根本唔駛到士多買食物。
呢啲大學生活點滴,現在聽起嚟似係神話,今天由崇基走過火車站,外面就係巴士站,再出啲係吐露港公路,海灘已失了蹤,烏溪沙彼岸已有高樓密佈,遮掩山野。從保育觀點睇,今天中大學生,咪要破口大罵港英填海、特區政府不保育?但如果唔係咁,中大何來如此校園、如此方便,容納咁多學生吖?賓架P個代學生如果不准校園斬一棵樹,誓死反對剷平山頂嘅話,以今天學生人口之多,大概只有最精英之幾百人可以入讀中大(去年因文憑試高考試一同入學,收生近六千人),大學教育不得,不可能發展。
崇基外面之外面又要填海嘞,發展局之最新填海計劃會將吐露港海面由沙田污水處理廠填到科學園,得地約六十公頃,到時中大之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與海上活動中心變咗在公路旁,崇基變成內陸,假如呢幅填海地起晒公屋,大學站要增加兩至三個先至可以應付人流。中大一方面為大眾住屋着想,唔可以阻住地球轉,反對填海,影響中大景觀,但中大嘅地理系、建築系學院,生化學院等教授專家應該自動組織起來就新填海地之規劃、環境設計向政府提出建議,美化生態,否則政府官僚眼中只有公屋公屋公屋,將中大附近環境混雜化,咁就冇眼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