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績可尋】
近年中日經歷數次大地震,按當時股市往後走勢看,A股往後均見大沽壓,而港股縱然未見即時壓力,「餘震」影響力卻驚人,當中2008年及2010年內地兩次地震,A股半個月即蒸發分別7%及8%市值;相對地,恒指期內不足4%的調整已算輕微。
08汶川天災 A股兩周挫7%
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錄八級大地震,死亡人數以萬計,市場同時面對人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緊縮措施,A股翌日開市在66間四川相關股份停牌的情況下,滬綜指仍跌逾1.8%;相反,恒指在本地地產及建材股支撐下,反高潮報升近500點或近2%。
不過,由於市場氣氛受打擊,反彈動力欠奉,其後沽壓更越來越大,滬綜指兩周跌逾7%,累計至6月底更狂瀉近25%;而恒指則分別跌3.7%及11.8%。
同樣地,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6.9級地震之後,滬指及恒指翌日繼續反覆微升,但兩周後,亦齊齊倒跌,前者更勁瀉8%。
港股調整幅度較輕微
雖然近年內地兩次地震,港股調整幅度均較A股小,惟2011年4月11日日本福島地震,本港市場反應明顯較內地大,恒指單日跌0.4%後,累計兩周亦挫超過1%,相反滬指僅跌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