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蘋果公司上周股價遭「熊抱」,上周五收報390.53美元,跌0.39%,是2011年9月以來最低。分析員指目前非買入時機,要還看蘋果明日美股收市後公佈的季度業績,並對其前景普遍看淡,料純利將出現十年來首次倒退。
派息與否備受關注
AlphaOne Capital證券高級經理Dan Niles稱,蘋果現金持量達1,370億美元(約1.06萬億港元),若蘋果公佈業績宣佈不派股息,料股價再受沽壓。分析員預測蘋果去季純利將出現自03年以來首次倒退。該股價自去年9月創下每股705美元的歷史高位後,至今回落44%。
分析指,蘋果股價失守400美元關口,但在蘋果業績公佈前買入太冒險,股價隨時會隨業績公佈再勁插,但因該股現時市盈率亦只得9倍,故有較進取的分析員更指現時蘋果可買入。至於湯森路透StarMine資料指,蘋果內在價值約為每股565美元。
除了蘋果業績外,本周還有多項經濟數據公佈包括3月二手樓銷售、3月耐用品定單,以及今年首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受國內消費開支上升帶動,料GDP將按年升3%。
歐央行不排除再減息
二十國集團(G20)財金官員上周末行會會議,會後各方仍肯定寬鬆貨幣政策的作用,但仍需其他措施配合刺激經濟增長及促進就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促全球各國,採取其他有效措施復蘇經濟及創造就業,因為基金組織認為,單靠貨幣政策不足以令全球脆弱的經濟恢復信心。
其中,歐洲央行委員Jorg Asmussen指,該行在協助歐元區經濟方面已「做了很多」事情,再減息效果雖有限,但如有必要或會作進一步行動。
此外,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因日程安排上有衝突,或不參加今年8月底的Jackson Hole國際央行年會。
消息指出,今次是伯南克2006年接掌儲局以來首次錯過該會議;亦是25年來,首次沒有儲局主席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