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美國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部長級會議時透露,為求達成經濟改革,將不惜犧牲短期的經濟增長!
經濟短暫放緩屬正常
據彭博社報道指出,人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舉行的IMF部長級會議會場外表示,「中國現時正處於經濟轉型……為求達到改革及結構性調整的目的,我們必須犧牲短期的經濟增長。」他又補充,在犧牲增長以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的情況下,內地首季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實屬正常。
內地於上周一(15日)交出遜於市場預期的經濟「成績表」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在緊隨召開的常務會議放話,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並須着眼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意味內地經濟轉型的步伐或將進一步加快。
內地早前公佈的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僅錄得令人失望的7.7%,周小川雖然仍一面「死撐」第一季的經濟增長屬合理水平,惟另一方面他卻似乎對經濟前景亦不敢寄予厚望。周小川更明言,在追求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必須犧牲短期經濟增長,暗示中國經濟短時間內或難以重新「踩油」加速。
調結構已取得成效
周小川在會議場外「唱淡」短期經濟的走勢,惟在場內面對各國部長的發言則較為樂觀。周小川在會議中指出,在環球經濟仍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已加強宏觀調控力度,亦同時重視結構性改革,以保持經濟有穩定增長,物價平穩及令國際收支更趨平衡。內地首季經濟取得平穩開局,經濟增長按年升7.7%屬合理水平,中國政府未來將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及穩健的貨幣政策,以促進經濟增長及物價穩定。
另外,周小川又提到中國的結構調整已取得一定成效。當中,今年首季經濟數據顯示,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首次超過製造業,而中國改革步伐亦正在加快,全國即將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並會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路透社引述人行顧問宋國青指出,隨着內地政府加強力度在經濟方面,中國第二季GDP可望有溫和增長至按年上升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