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雷曼苦主賠償問題,在其破產近五年後終有眉目。據基金界消息透露,雷曼託管人準備向對沖基金及雷曼大戶償還合共152億美元(約1,186億港元),相比其出事前6,390億美元(約5萬億港元)資產規模,意味苦主最多僅能取回2.4%,與「渣都冇」幾無分別,遠慘過本港雷曼迷債苦主。
記者︰李嘉麟
雷曼2008年受次按毒債拖累爆煲,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宗破產事件,消息指出,託管人上周已獲批准將152億美元注入基金,以作「回水」之用。
本港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是苦主之一,其管理資產在2008年正是存放於雷曼,他接受本報查詢時確認,託管人準備向客戶發還資產,並稱雷曼託管人月內將與受牽連的對沖基金經理舉行電話會議,商討細節。
料年底前完成賠償
至於能夠取回多少?錢氏坦言,能取回的部份應該很少,但實際比例現階段難以預測,形容「較預測聽日是否落雨更難」,須在會議過後方能掌握更多資訊,目前對沖基金仍與託管人一方周旋於賠償細節,估計年底前應可完成賠償程序。
何解雷曼破產五年後,才能解決賠償問題?
首先,雷曼與債權人就賠償商討涉及一定複雜性,宣佈破產保護令後,由畢馬威會計師行(KPMG)接管,而大部份以雷曼作主要經紀的對沖基金,都是和雷曼國際(歐洲)簽約,雷曼國際(歐洲)的接管人是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須待清盤人有秩序將資產變賣,而且需時了解每個客戶情況,這過程可長達數年。
自雷曼國際(歐洲)破產後,多隻以其為主要經紀的對沖基金所管理的資產,一夜之間被凍結,變成普通的債權人,不少對沖基金因而沒頂,未消失者亦遭受重挫。
傳老虎基金亦中招
據了解,投資界著名的對沖基金老虎基金,亦是雷曼債權人之一。
於1850年創辦的雷曼,2008年受美國次按問題打擊,錄得重大虧損,在美國財政部放棄拯救下,終在2008年9月15日宣佈申請破產保護,當時負債高達6,130億美元,百年一遇金融海嘯亦因此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