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趣BLOG BLOG:<br>全城盲搶金 執完輸鑊甘 - 股榮

周日趣BLOG BLOG:
全城盲搶金 執完輸鑊甘 - 股榮

現貨金兩日內極速暴瀉14%,造就30年一遇的黃金大跌市,全港甚至全球市民瘋搶黃金。綜合多份報紙雜誌,無論中外專家以及投資老手,九成的意見係:「短線波動,長線必升」。典型穩陣的答案,令投資者及散戶為之雀躍,結果是越跌越買、越買越多。
《蘋果日報》上周二亦以頭版報道,內文少不免引述專家意見。股榮回顧過去六年間刊登在A1版的財經報道,發覺有時真的不要太認真看待「專家」意見,反其道而行,勝算反而更大(見表)。

專家也被市場情緒操控

2007年港股進入大牛市,尤其8月溫總宣佈港股直通車後,恒指猶如脫韁野馬向上衝,市場上一面倒唱好聲音,連帶A1頭條亦經常出現股市消息,甚至贏到眉飛色舞的四叔,每次出場總化身股神,指點迷津。及至2008年次按爆破,海嘯殺到,滙控(005)跌至33蚊及市況一沉不起,相關報道再次佔據多日A1頭條。當市場上瀰漫着慘淡情緒,敢開腔叫買叫撈底的,最多只有小貓二三隻,更多是落井下石踩多腳。
人總是不停犯錯,財演是人、大行分析員也是人,他們判斷失誤可以理解,但奇怪的是,每逢大升、大跌時,專家難免與散戶般,被市場情緒操控,蓋過他們的主觀意見。最深刻是2009年滙豐要供股,股價跌至33蚊,主持人在觀眾前落淚,股榮當時問十個專家,十個「淆底」叫沽。馬後炮睇番,當時敢跳入火坑掃貨,現時應該開心到喊,再一次驗證股神「在別人恐慌時貪婪」的金句。
回顧2008年海嘯後,金價由每盎斯700美元,一口氣飆升1.7倍至2011年的1,900美元,現時1,400美元,只不過自高位調整27%,實談不上有大冧之感。只怪近數年金價不斷攀升,令人有錯覺黃金等於樓,唔趁跌買就笨。
上周金價大跌,大多數市民一點也不慌,反而買得好開心。同事講開部份買家爭搶嫁妝飾物,但個女先得十幾歲,此情此景,絕冇「在別人恐慌時貪婪」的感覺。傳統智慧,人棄我取,當身邊親戚朋友齊齊一窩蜂搶金,反其道而行,或者更可取。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