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年九月中共八屆十中會議上,康生遞給毛澤東一個條子,針對小說《劉志丹》寫道:「利用小說搞反黨活動,是一大發明。」毛澤東馬上在會上念了這張條子,然後說:「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
毛澤東的定性,導致清查《劉志丹》反黨活動達十餘年之久。高崗、習仲勛等高官牽扯其中,最終引出「西北反黨集團」,株連無辜萬餘人,有的被迫害致死,有的被罷官入獄。直到一九七九年平反,定性為「一場株連甚廣的現代文字獄」。
此舉帶動一種嚴查「小說反黨」風潮。從中央到地方,像一九六五年姚文元評《武訓傳》等事件,接連不斷地發生,最終成為文革爆發的基礎。此類作品還有一個稱呼,叫影射文學,還有影射史學等。文化大革命十年,革文化的命,大多按照這樣的範式開刀。
一九六○年代初,郭沫若先生寫《滿江紅》,讚毛澤東「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毛寫和詞「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云云。但郭詞中有句曰「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文革時被紅衛兵一頓臭批:人家是「東方紅,太陽升」,你怎麼「白」呢?郭是大文豪,寫得多疑點就多,他只好在一九六六年公告天下:「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把它全部燒掉,沒有一點價值。」
周一良先生名文《乞活考》,文革中被批為影射史學。此文撰於一九四八與一九四九年之交,講述西晉末年黃河兩岸乞活兵力及活動。紅衛兵說,這是為當時退守江南的蔣介石獻策,勸蔣家軍像乞活軍那樣,在黃河兩岸隱蔽實力,伺機進攻共產黨的新政權。這一段文字獄,讓周先生吃了不少苦頭。
「影射」是文革中熱詞,劍鋒所指,幾乎涉及千家萬戶。記得我父親被打成走資派,也是因為他讀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一時興起,寫了一首小詩:「玉骨冰姿俏,朵朵枝頭鬧。何靖失芳菲,中華兒女笑。」紅衛兵說,「玉骨」是影射和詛咒毛澤東,因此將父親打翻在地,被批鬥了好幾年。
毛澤東語錄還有重要一句:「以革命的兩手對付反革命的兩手」。文革期間,江青要打倒周恩來,即運用此邏輯,也搞起影射史學。他們面上批孔,實質在影射周恩來。說孔子是宰相儒,「七十一歲,重病在床,……還拼命掙扎着爬起來搖搖晃晃地去朝見魯君。」(見一九七四年《孔丘其人》)那一年周恩來七十幾歲,身患癌症。
文革結束後,抓影射遺風猶存。《論語.鄉黨》中講到孔子上朝時的神情:「趨進,翼如也。」兩校大批判組要把它譯成白話,供廣大群眾批判。一時想不出合適的譯法,魏建功先生靈機一動,說「翼如也」指的是孔丘張開兩臂,形如鳥之雙翼。但直譯「如鳥張翼」不太雅馴,不如說「端着兩個胳膊向前急走」更為傳神。魏先生說着還站起來,躬身向前快走了幾步。後來清查時,被認為影射右臂受過傷的周恩來。很久之後,周一良先生還寫文章替魏先生解釋,說他絕無此意,況且周恩來也不是「端着兩個胳膊」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大學畢業,到出版社工作。老編輯教我們審稿,他說涉及政治問題,不怕作者明說,最怕作者含沙射影。我問如何設防?他說不知道。他的做法是,拿準了就刪字句,拿不準就刪全文。
直到前年三月,我寫一條微博「帝王之相」:或隆準龍顏,或龍角麟身,或龍鳳之姿。唐代有一個故事,唐玄宗曾經與安祿山夜宴,安氏醉卧,化為一龍首而豬身的怪物,人們趕忙告訴玄宗。玄宗說:「這是豬龍,成就不了千秋大業。」當即有網人罵道:反動之至,惡毒攻擊,影射……此時我才知道,欲加之罪,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