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打籃球,不外乎兩大主因,就是NBA芝加哥公牛的米高佐敦的出現和迷上井上雄彥的日本漫畫《男兒當入樽》。因為佐敦,公牛王朝當年讓無數當打球星為未曾奪過一枚冠軍指環含恨,而更甚的是影響在地球另一方的日本,創作《入樽》這套漫畫。
隨着佐敦光榮退役,的確難再有以往的衝動,就算今日NBA的「3巨頭」、再發展幾年後可能出現的「5巨頭」,看籃球都只如「醫肚」、例行公事,沒太大享受。主要原因可能是各隊的主力都敵不過金錢或為達所謂「冠軍指環美夢」而轉會,不再像以往每隊也有標誌性的球星壓場,是鞏固球隊形象及獨特打法的重心。
當年《入樽》的完美而又帶點遺憾的結局,令人有無限遐想,就連早前誤傳井上雄彥會再畫《入樽》也有人在facebook瘋傳,後證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反正每人心目中,都會將故事植入腦海自行發展。假如我是井上雄彥,也不會去挑戰讀者的腦袋,倒不如讓最美麗的畫面長留在大家的印象裏。
空是「飽肚」實在乏味,於是NBA以外,還會遍尋其他賽事,且看能否找到一如當年NBA各球星飲恨的情況、或見證王者誕生的興奮!我們今季嘗試直播的「歐洲職業籃球聯賽」及CBA(中國職業籃球聯賽),前者已有西班牙的皇家馬德里率先殺入4強,是球隊3年來第2次進入4強,有信心保證。而CBA的發展雖屬剛起步,但誠如姚明所講,希望CBA能夠成為中國籃球的英雄地,且看明年會否又是廣東的天下。我也希望從這兩個聯賽,找回一些昔日的美好回憶。
龍華琛
有線體育主持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