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不是糞便 - 李碧華

「雞內金」不是糞便 - 李碧華

見有中醫藥養生湯水介紹,適合「食滯」一族。因長假期輕鬆,不免大魚大肉暴飲暴食,以致消化不良,胃痛腹脹。消滯藥材有山楂、麥芽、砂仁、淮山、小茴香、雞內金……可根據體質選取調配,加上鹹酸菜、橘紅、豆腐、去核紅棗、排骨、生薑等煲湯。
粵俗「食咗山楂麥芽呀?」,諷之「開胃」,即「胃口大」。可見夠消滯。
「但雞內金?」D問:「雞體內最貴重可與『金』相比的是什麼?」
C笑答:「說不定指黃色雞屎。」
中藥材很多是「屎」,這樣猜測無可厚非。例如「夜明砂」是蝙蝠的乾燥糞便、「蠶砂」是蠶蛾幼蟲的、「五靈脂」是複齒鼯鼠的、「望月砂」是兔子的、「白馬通」是馬的……糞便一乾燥了,顆粒狀,好似不髒也不臭,反成了良藥。人的糞便也一樣,喚「人中黃」。
但雞內金為雉科家雞的砂囊內壁。取出洗淨曬乾切片,有明顯的波浪或皺紋,黃褐色,愈老愈黑,還薄脆易折斷。有點腥,味淡微苦。治積滯、腎虛、遺精──不知是誰發現這小小砂囊的功能?還給起了個虛榮的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