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們的同代人,「風流」才子天均看到馮至信寫〈鑽石山〉(Diamond Hill)其中一章〈The Games We Played〉,作者提及少年時代玩意,其中一段寫玩「豹虎」(金絲貓),天均該有話說。三年前的敍舊晚會,他帶了有關「豹虎」的文章,公諸同好。他是專家。少年時期的玩意,他至今仍沉迷其中,樂此不疲。他仍愛上山捉拿「紅孩兒」(最具戰鬥力的「豹虎」),仍為這細小昆蟲築「豹虎籠」,仍四出找尋同道中人,分享捕捉「豹虎」心得,仍愛探討一切與「豹虎」有關的文化。
馮至信稱「豹虎」為crabs,天均該不會同意這稱呼。Crabs乃長毛虱,與不會結網的蠅虎科蜘蛛(學名為Thiania subopressa)有所不同。那是當代青少年至為喜愛的玩意。上山捉「豹虎」不費分毫,在尋覓過程樂趣無窮。那年代,旺角街頭巷尾有販賣「豹虎」小檔,一元數角便可自小販手中買下「紅孩兒」,再花幾角,就可擁有手工精美的「豹虎籠」,讓「豹虎」有棲身之所。
一眾最大樂趣是看「豹虎」對壘,別看它們身軀小如半粒豆豉,打起架來,卻是不肯退縮,定要把對手打敗才肯罷休。三年前天鈞在台上講述他的至愛,台下反應卻很一般,他該感到失望。隔了那麼多年,書友仔都告別少年時代的玩意,只剩下他一人,繼續上山尋找「豹虎」,繼續做研究(他多年的心得,該可書成一篇可觀論文)。
當年的玩意還包括「拍公仔紙」,「彈」(打)波子,玩搖搖,在木板上打乒乓(把課室兩張四張書枱拼起來可成為波枱)。其中又以在波地上打波子最為緊張刺激,眼界好技術高的,一場比試,可滿載而歸。(贏回來的波子,一個盒子不夠擺放,會多滿足,多開心啊!)
馮至信提及他愛放風箏,想在空中稱霸,紙鳶線最重要。他用玻璃粉浸出來的白線,殺傷力極高,在空中可把眾多風箏都𠝹下來,他亦為此「威」過很多趟。
當年的玩意,所費無幾,卻是樂趣多多。如今,除了放風箏,其他玩意,多成絕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