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個講字 - 邁克

得個講字 - 邁克

平心而論,一九六七年要在國聯基本女星之中選一位演《怨女》,最適合的應該是江青,路數和扮相都勝其他四人一籌,翌年精采的《黑牛與白蛇》就是鐵證,小說作者一口咬定她「外型太差」,大概看了錯誤的硬照。她不入傳統眼光的美人格倒是真的,我很記得有個女親戚乍見雜誌裏的《西施》劇照,花容失色驚呼「點解個樣咁得意嘅」,影片公映堅決拒絕進戲院一看究竟,所以憂慮由她飾演戲份吃重的銀娣「恐怕影響片子賣座」,倒有先見之明。
這幾封電影夢的信最有趣的,是愛玲女士打蛇隨棍上,窮心未盡色心又起,趁機推銷正在改寫的長篇小說:「《十八春》的戲劇性強,拍電影可由一人兼飾姊妹倆正反二角」。曼楨曼璐本來相似,要不然祝鴻才瞥見姐姐未曾下海的清純照片,不會誤認作他暗暗留意的妹妹,一人分飾兩角既有噱頭也能催谷影后誕生,作者不愧受過荷里活電影長期浸淫,戲劇細胞比常人發達。當然這到底得個講字,《怨女》也好《半生緣》也好,發完牙痕不了了之。意外的是直到八十年代才收入皇冠系列的反共小說,也曾經有片商打主意,「以前宋奇經手的事,我也只有《赤地之戀》電影版權賣給中影那次給了commission」,可惜連佣金都奉上了,依然不見人下來。而令我感慨萬千的,是字裏行間透露和宋淇(奇)的芥蒂:「離台前末了一封信上說到香港跟宋奇說我的小說拍片事,我不想找他,因為他如果有意拍,早就跟我說了,直到最近對這件事的態度都彼此心照。我不是不願意求人,但是總要有點可能性。」以她小心翼翼唯恐得罪朋友的脾氣,這無疑接近「出惡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