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買間工廠 放在森林

綠是彩色:買間工廠 放在森林

經常合作的設計師朋友HUNG LAM剛去馬來西亞,住的旅館令人譁然──那是把一整棟舊工廠買下來,再運到一片森林裏重建!
工廠原本是生產「石米」的,就是把碎石再切細如米;香港老房子曾經流行水磨石地,在水泥地上灑滿石米,再用水打磨,如此花工夫的地板已經很少見了,石米廠也就被淘汰。建築師把整間工廠買下來、拆開,再運去吉隆坡以北一小時車程的森林,重新組合「種」在樹林間。

整間旅館都是開放式的,一把鎖也沒有,樹木隨意在廳與房中間生長,工廠原本的紅磚牆變成地板,機器零件變成吊飾,一張張的床排在閣樓,四周一幅牆也沒有,抬頭是工廠原本斑駁的鋅鐵波浪板。
典型香港人第一反應:「不會給蚊子咬嗎?」「嘿,蠍子就在我腳邊爬過!」HUNG笑着說:「只有睡床有蚊帳,其他所有地方都是和大自然共用的。」
廁所浴室是封閉的,也有熱水,那水龍頭用貓罐頭造,非常隨手拈來。沙發形的鐵絲網椅子,鐵絲都鍍了鋅,任由雨水流過亦不生鏽。工廠的招牌大字還在,沒用得上的建築零件堆成圓形,彷彿一組雕塑,教人處處都在想像工廠昔日的運作:這一個齒輪,以前是做甚麼呢?
整個空間零保安,電視機也沒有,小偷走進森林都不知道可以偷甚麼,客人的行李也就「貴客自理」。整整五畝的地方,只有一個管理員,為客人送上簡單的咖喱晚餐,和典型的馬拉咖啡多士早餐:「睡在森林裏,感覺很濕,夜裏也有點冷,睡得不很好呢。」HUNG坦白說:「可是居住的空間可以簡約到這種程度,就會想,為甚麼我們的住所,要有那麼多設備?到底甚麼才是有真正需要的?」
這旅館幾乎每逢周末都住滿了,不少旅客慕名而來,但也有人來到,嚇一跳:「這樣簡陋?」轉身就離開。
旅館名字Sekeping Serendah,Serendah是地名,Sekeping是兩位主人的名字拼在一起;ping是生意人,建築師吳錫山(Seke)是馬來西亞的傳奇人物,出生在怡保的山城,八十年代到新西蘭留學念土木工程和園林建築,畢業後先後在新西蘭和新加坡參與設計滑雪場、醫院、長者退休村等,然後才回到馬來西亞,設計著名的吉隆坡冼都公園。他也有設計豪宅,概念是大都會裏的鄉村。他低調,很少接受訪問,記者大都是通過電郵採訪。
Sekeping Serendah本來是吳錫山的私人別墅,買下森林買下工廠,當作是自己的建築遊戲,後來Sekeping系列一共有七間旅館,例如Sekeping Tenggiri,他想開畫廊,就把旁邊的老房子買下來,改造成旅館,七間房間不同主題,包括玻璃屋、閣樓屋、天景屋、池景屋等,在原有結構上再用建築廢料裝修,粗獷有型,旅館的收入正好補貼畫廊。

Sekeping Kong Heng(光興民宿)是相當有意思的保育案例:吳錫山為了留住怡保一所昔日戲班居住的宿舍,就把宿舍和附近的老房子都買下來,宿舍的結構、原有的牆壁、舊式窗戶、木地板……通通保留,變成簡約開揚的睡房,並且繼續經營當地古老的咖啡店。
牆壁長出來的大樹,吳錫山讓她繼續長,甚至包圍整間屋──這在香港,做法完全兩樣,植物可能會影響屋宇結構首先便要除掉,磚牆感人的生活痕迹被視作「污迹」清走,若有點崩損或發霉更索性拆掉,一幅斑駁充滿歷史感的外牆,就這樣變成簇新的水泥牆!
荒謬如灣仔北帝廟,復修時竟然可以把漂亮古雅的青磚用水泥封上,再畫出黑線扮磚!茂蘿街的綠屋,剛用了八年耗資兩億,翻天覆地重建到光潔一新。要滿足這樣的活化「潔癖」,費用當然貴,結果香港不少歷史建築最後丟空失修直至倒塌,剛發表的審計署報告就批評政府任由古蹟及歷史建築荒廢多年,傳媒形容是「謀殺歷史建築」。
「香港?第一件事就會要求旅館有各種消防設備,整件事根本不會發生。」HUNG說,就算私人想搶救老房子也難。他這次在馬來西亞一共住了四間Sekeping旅館,而今年內,他會負責港島區一所歷史建築的活化項目。

建築師吳錫山

作者:陳曉蕾(mailto:[email protected]
相片提供:HUNG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