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中的世界,一直推倒重來,化成模糊的一片霧。有機會,就括出來回味,或隨時間灰飛煙滅。
做微縮模型其實好辛苦。每次展覽需兩個月準備,展覽費連材料費都補不上,大隻Tony:「次次都跟自己說不要再做。但每次展出看到老人家同孫仔想當年;行動不便的,找人幫忙都想走近展台,弄得我眼濕濕,下次又做過。」
記者:陳慧敏
攝影:蔡家輝、陳盛臣、楊錦文、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舞動的龍溪臺
做了27年樓盤模型的Tony(黎熾明),07年開始投入微縮世界,去年做摩星嶺微縮模型,處處見其報道,紅了。今年展出新作「大坑舞火龍」,火龍 身體是條直徑僅2mm的膠管,管子裏塞滿電線及密麻麻的LED小燈,插上光纖,扮成光亮的香燭,睇到心都悸。Tony:「小時候住勵德邨,每年中秋都會跟媽媽去看舞火龍。平時在那些小檔喝奶茶,記憶好深。當年火龍跟圍觀者都混在一起,小朋友都追着龍尾跑。」龍溪臺於1980年拆卸,變成房協總部,「其實龍溪臺對大坑的老居民好重要,那是大坑的龍頭,兩株樹是龍眼。青衣城的經理原來是龍溪臺老街坊,專誠為我紮了條大火龍做場地裝飾的師傅,也不停和我想當年。」當年華僑日報的老總住哪個單位、哪裏又鬧鬼、散失的老街坊、湮沒的故事,Tony轉述,比講製作過程更開心。
夢想成真 玩具舖
本來只想砌條「城寨樓梯口」的Ian跟Tim,擴建又擴建,結果開了間玩具舖──起名「添記玩具」。
畫畫出身的Ian:「我負責做整個建築結構,牆上的舊化、塗鴉、海報等由我負責;玩具就由Tim負責。」全部?店裏比尾指指甲還小的微縮玩具達二百多件,有些是Tim十多年來的珍藏(真實版跟微縮版都有),很多絕版貨,有些則是他親手所作。Tim:「所有玩具紙盒同海報,全都跟足原版製作。」為了搜集足夠資料,多年來Tim跟Ian走遍旺角、摩羅街、深水埗搜購舊玩具,聽到大嶼山某玩具店執笠,又拿拿臨跑過去掃清倉貨,搜集,除了因為喜歡,也為了模擬再造。
Tim的微縮癮,由給囡囡買食玩玩具開始。不過微縮玩具都是日本版的,山寨玩具呢?就要親手做了。Tim儲埋好多無謂嘢,塑膠花裏飛出來的光纖花蕊,變成大丫叉的管子;電話繩上的一粒膠,是舊式遙控器;囡囡紮辮的橡筋是手錶帶;深水埗膠珠則是西瓜波,其餘用黏土製作。Tim:「但搓出來就沒質感,所以還是找相似實物較好。但要慢慢來,好多事情可遇不可求。」要搵適合的微縮玩具,Tim的未來還有好多個十年,但負責建築的Ian,卻面對迫在眉睫的問題:「成座建築物太大,放不了在家,老婆鬧。」係喎,微縮世界的玩家們,可以擁有花園大宅,但都要現實世界有位擺!Ian:「我們向來有個提議,希望香港歷史博物館可以給我們一個小空間,放大家的微縮香港模型,也算是保留香港歷史。」
《祝節盛會微型藝術展》
地址:青衣城1樓大堂
日期:即日起至5月12日
Tototon Miniature
查詢:6935 7580
速食 買公屋送牆紙
看完,技癢。去書局買本《消失中的香港》第一至第五集,裏面搜集了展出者們嘔心瀝血的製作歷程,讓你一步一腳印,也跟着做一次。書好睇,但惟恐自己買齊集齊所有濕星原料,已然熱情退卻。書局將微縮速食包《老香江》及《小時候……同一屋簷下》收藏系列擺到櫥櫃當眼處,前者較簡單,有「老上海酒家」及「詠春拳館」,砌完大樓可以變成筆筒或用來插花;後者近日更推出了新「牆紙」套裝,可以幫本來白雪的公屋鋪地磚、貼牆紙,還有財神爺同雙妹嚜日曆大海報,粉飾家居。五月尾推出新系列,除了去年推出的碌架床外,更有「嘆世界用品套裝」尼龍床加卡式機、升級洗衫用品套裝如洗衣機、洗衣粉加水桶等六個新系列,可以小試牛刀過過手癮。
查詢: http://www.mim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