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浸信會籌款宴 安排同桌收萬元<br>生命鬥士拒幫教會牟暴利

大埔浸信會籌款宴 安排同桌收萬元
生命鬥士拒幫教會牟暴利

【本報訊】天生欠缺四肢的基督教傳道人Nick Vujicic,今年6月訪港,舉行3場公開活動,其中一晚參加大埔浸信會佈道會及籌款晚宴。該教會明碼實價,教友想和Nick同桌,需付10,000元「恩典價」教會搵錢做法惹來非議,慈善餐券被形容是「贖罪券」,負責安排Nick來港的樂苗基金已替Nick取消出席晚宴。
記者:彭美芳 林浚川

今年30歲的Nick Vujicic是塞爾維亞裔澳洲人,患有罕見的「海豹肢症」,天生欠缺四肢,他以信仰戰勝逆境,常到世界各地,以自身經歷鼓舞他人,他的粉絲單是facebook及Twitter合共逾110萬人。
大埔浸信會(下稱埔浸)請來這位傳奇人物,作該教會擴建籌款晚宴的嘉賓,在六四事件24周年燭光集會同日,於尖沙嘴The ONE煌府舉行「飛躍人生佈道暨擴堂籌款晚宴」。
參加者以每位「恩典價」10,000元可與Nick同桌,另有「喜樂價」15,000元一圍,「和平價」每圍10,000元。

大埔浸信會擬用三億元興建新教堂,但截至去年底僅籌得約3,000萬元。何柏佳攝

Nick拒絕出席大埔浸信會的擴堂晚宴。資料圖片

大埔浸信會宣傳Nick於6月出席擴堂晚宴的海報。

「諗起贖罪券」

有埔浸會友在facebook留言,「身為一個在大埔浸信會成長的人,實在無法理解教會怎會變成牟利機構,我引以為恥」;網民Yip Wai Tung指「一萬蚊買到恩典,我諗起贖罪券啊!」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也質疑收費離譜。
埔浸計劃在2011至2014年籌款3億元,於大埔山塘村建新堂,面積約46,000平方呎,有可容納1,500人的大禮堂等,暫時籌得3,400多萬元,距離目標欠近9成。本報昨向埔浸查詢,截稿前未有回應;埔浸上年度執事曾家石,聽到記者查詢有關Nick的問題時立即掛線。
樂苗基金在08年起,多次替Nick安排來港活動,發言人指不知道晚宴性質及收費,昨得悉晚宴引起廣泛爭議後,已即時通知Nick,並替他取消該活動。身在匈牙利的Nick未回應。他6月來港會出席其他公開活動,收費由200至1,500元,有多種票價供選擇。聖公會基愛堂主任牧師、前立法局議員馮智活認為大埔浸信會今次或是無心之失,只是籌款心切。

埔浸撲水  牧師太太賣嫁妝

【特稿】
大埔浸信會去年2月出版首期《建堂會訊》,提出動用三億元興建新教堂。但截至去年底僅籌得約3,000萬元,只及去年年終目標三成,因此要扭盡六壬撲水,一名牧師太太近期使出感情牌,表明擬變賣35年前的嫁妝金飾,套現支持建堂。

買地建堂 料2018落成

埔浸現有教友約2,000人,但現址教堂只能容納450人,教會在大埔山塘買地建堂,預計需付地價約一億元,另建築費二億元,如一切順利,2018年落成。教會預期可借得一億元免息貸款,另放售現有物業可得6,000萬元,餘下則期望獲教友奉獻、活動籌款或外間捐款籌得。
教會期望恒常捐獻的600餘名教友,可每人再捐6萬元,估計可得3,700萬元。一名牧師太太朱梁玉焜表示,去年第四季厚着面皮成功向122位教友募捐,籌得6.5萬元,超出預期;而她稱會把整年薪金和其他收入全數奉獻,甚至表明擬變賣35年前結婚的嫁妝金飾,用來支持建堂,希望感動其他教友更慷慨解囊。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