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信泰富(267)與中國中冶(1618)再度就澳洲鐵礦項目展開暗戰、針鋒相對。中信泰富昨宣佈,中澳鐵礦在調試時接連出現問題,其中第二條生產線更需要延遲三個月試產,勢必影響原定兩年內全面投產計劃,中信矛頭直指項目承包商中冶,惟中冶卻推搪出現問題的設備,是由中信集團負責採購。
中信泰富發言人昨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現階段仍在評估澳礦測試遇阻構成影響,暫未能回應任何問題。
矛頭直指承包商中冶
中信泰富昨收市後公佈,獲承包商中冶通知,原定將於4月份開始試產的中澳鐵礦第二條生產線,由於用於驅動礦石磨機的環滑電機出現問題,需要拆除檢查以及重新安裝,估計整個程序需時約三個月,至於第一條生產線,試產期間也出現不少問題,未能連續順產,目前正逐步改善,預期首批精礦粉將於5月底前裝運出口。
不過,中冶稍後發出的公告內容卻較中信泰富更加詳盡,特別指出根據承包協議,出現問題的環滑電機,是由中信泰富母公司中信集團負責向德國西門子採購,雖然未有明確指出試產遇阻責任誰屬,卻似乎有意解釋責任不在中冶。
中信泰富執行董事張極井早前表示,希望中澳鐵礦全部6條生產線可於24個月內完成投產。據了解,受是次試產遇阻影響,投產時間肯定延遲,並指出倘第一條生產線未能成功完成調試,首批精礦粉的裝運出口日期,也可因此延遲。
中信泰富自06年收購中澳鐵礦採礦權後,工程延誤及超支問題嚴重,中冶早前多次炮轟中信泰富,雙方各自要求對方支付澳礦超支成本,金額最高達5.3億美元,現時投產時間勢再度延遲,或令超支金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