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人聯署反馬料水填海 <br>中大師生 斥政府為建豪宅造假

5,000人聯署反馬料水填海 
中大師生 斥政府為建豪宅造假

【本報訊】政府擬透過填海增加土地供應,五個填海選址已進入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其中馬料水的選址引起中文大學師生及附近居民強烈反對。中大學生會昨舉辦論壇,斥政府製造「土地不足」的假象,填海諮詢無列明土地用途,質疑最終成為豪宅用途。
記者:歐陽子瑩

馬料水的填海選址在城門河口,被政府視為建屋的黃金地,填海勢在必行。中文大學師生及校友早前發起了聯署反對,逾5,000人參與。學生會昨日邀請了土木工程處及規劃署的代表出席土地供應論壇,並且遞交請願信反對於馬料水填海。

官員撐必須儲備土地

論壇上,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林智文指,本港除了住屋需求,其他經濟需要如數據中心等,土地需求大,有必要進行土地儲備工作,強調現時是先做諮詢、規劃等前期工作,並非立即填海。
同樣出席論壇的土木工程處副處長(海港及土地)李鉅標稱,馬料水的填海選址達數十公頃,會發展多元化設施,不會只有單一屋種,又指如最終研究結果證明該地段填海「冇得做」,會放棄計劃。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認為,政府決定填海才去進行諮詢,「仲要填完海先諗做咩」,做法本末倒置。陳竟明批評當局拒絕承諾填海所得土地用來興建居屋或公屋,擔心犧牲了城門河口珍貴的生態環境,最終只是換來市民無法負擔的豪宅。

閒置土地多毋須填海

環保觸覺發言人譚凱邦亦認為,本港並非土地不足,批評官員「擘大眼講大話」,指本港有大量閒置土地可供發展,如2千多公頃的軍營、大量荒廢回收場等,如好好利用,毋須填海。他又指,政府列出的填海選址,大部份受附近環境所限,難以發展社區,要解決本港住屋需求,應限制內地人來港。
發展局上月提出五個近岸填海選址,除馬料水外,分別位於小蠔灣、欣澳、屯門龍鼓灘及青衣西南,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期至六月底。

馬料水的填海選址,被政府視為建屋的黃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