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力】(隔周六刊)
前幾天朋友告訴我,她的父親去世後,原本和爸爸同住的大姊跟幾位姊妹爭奪現住物業。由於姊妹們為息事寧人,暫時不理會大姊,讓她繼續住在舊居,等大姊打算賣屋時,才想方法解決,但是事件已令到姊妹不和,朋友說過去數個月,已沒有和大姊聯絡。事實上,他們只是將衝突拖延。
近年我開始接到公眾查詢,請我們轉介調解員,不少個案涉及上一代留下的物業。
一次我收到一位女士查詢,希望調解和弟弟就已去世父親的物業業權爭議。幾天後,又收到一位男士電話,同樣是和姊姊就父親的物業誰屬而不和。我差點以為爭議雙方同時找我們協助,可見兄弟姊妹之間因父母的財產分配引起爭執,十分普遍。
放下成見 解決問題
事實上,兄弟姊妹發生衝突和爭議,如果雙方肯放下成見,坐下來面談,問題不難解決,主要因為他們有很強的共同基礎,畢竟他們一起長大,有童年回憶,又如果父或母還在生,必不願看見子女反目,如果找出雙方需要,協助設定議題,大家開心見誠討論,和解不是沒可能。
不過,兄弟反目也有難以解決的原因。相信沒有人童年時沒感覺父母偏心,只是年輕時沒有提出,但並非已解除心結,也沒有原諒對方,於是遺產就成為導火線。要解決他們的爭議,有時需由了解他們的過去開始,他們肯放開往事才有希望和解。
撰文: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