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57歲的黃麗娟雖患糖尿病多年,但病情穩定,生活尚算無憂。去年因腳腫入院,竟驗出患嚴重缺血性心臟衰竭,心肌壞死導致心跳不規律及心室震顫。數月間病情急轉直下,現於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急需換心續命。
記者:袁樂婷
黃麗娟與丈夫譚國明育有一子一女,幼子譚駿禮與父母同住荔枝角海麗邨。黃患糖尿病20年,須打針控制病情,並要定時覆診。她為免負累家人,一直有打工自行籌措醫藥費,發病前任停車場助理,月入約6,000元。譚駿禮說,母親通宵工作,一家人只有晚飯時間才能見面,母親甚少透露身體狀況,即使家人問起,她只說「醫生話我冇事」,甚至拉開話題。
吊命裝置只用一個月
去年10月,黃麗娟因氣促、腳腫到明愛醫院求醫,初時以為因糖尿病影響腎臟功能導致腳腫,檢查後才知患心臟衰竭。今年年初,醫生轉介她到瑪麗醫院心臟科接受治療,發現她患嚴重缺血性心臟衰竭,三條主要心血管全部栓塞,大部份心肌因長期缺血壞死,更因而留下疤痕,導致心跳不規律及心室震顫。
她3月中因腳腫入院,留醫期間一度因心室震顫陷昏迷,須注射強心針急救,植入內置心臟除顫器後情況好轉,出院回家休養。但4月7日覆診時發現病情惡化須即時住院,留醫至今。上星期醫生為她接駁外置心室輔助裝置,暫時取代心臟功能。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副顧問醫生何嘉麗指,黃麗娟的心肌已嚴重壞死,即使接受搭橋手術打通血管,也無法恢復原有功能,惟有換心才能續命。目前用以「吊命」的外置心室輔助裝置,只可使用約一個月,且有可能形成血塊。如血塊令腦部受損或中風,黃將無法接受移植手術,尋找合適心臟分秒必爭。捐心者須為B或O型血,身高及體重分別約157厘米及50公斤。譚的家人仍抱一絲希望,等待善心人願意捐出死去家屬的心臟。譚駿禮說,後悔以往與母親較少見面,希望母親能夠康復,將來全家到泰國旅行,「媽咪一直都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