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小鐵人 - 蕭煒春

哮喘小鐵人 - 蕭煒春

新年及復活節假期過去,休養生息兩個多月後,小鐵人賽事又開鑼了。這個在泳池而不是泳灘進行的水陸兩項鐵人賽,甚受本地學界歡迎,每年都吸引近千人參與,當中包括首度出征的小芊。雖然游泳賽程只是100米,跑步賽程也不過1.9公里,但對一個剛在兩個月前因哮喘病發住進了醫院的八歲小朋友而言,實在是一大考驗;對她的爸爸媽媽而言,to go or not to go,也不是容易的決定。

小芊自幼已確診為哮喘患者,白白胖胖的其實外強中乾。氣管炎、中耳炎、鼻竇炎,腸胃炎、眼瘡、濕疹,經年累月的反覆出現。正因如此,我們更着緊地要她多做運動,希望透過游泳、體操等提升體質。至於參與鐵人賽,純粹是出於「家姐可以、為何我不能?」的心結。小悠是因為做人「太hea」,當年被她爸爸強迫加入學校泳隊,陰差陽錯地參與了三項鐵人訓練(詳見前文《小鐵人571》),之後無論在體能或做人處事上,都有了正面的改變。
與病魔搏鬥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硬仗,鍛煉身體之餘,意志的磨練更是致勝關鍵。當沒有四肢的Nick Vujicic也可游泳、滑浪、踢足球,實在不想女兒的幾聲咳嗽,變成她人生路上不能跨越的障礙。我當然了解哮喘若處理不當,是可以致命的,所以準備功夫更要做足。針對哮喘童特別容易感到疲倦,比賽前一星期,除了日常的習訓外,我們盡量減少額外的體能活動;賽前一晚更是八時許便上床就寢。
比賽當日,絕對不能遺漏的是短效氣管舒張劑。先進行比賽的小悠說,池水冷得像冰。溫度轉變是哮喘大忌,小芊爸爸誇張得一度考慮,是否要帶同藥物陪跑。因為賽程延誤,一班小鐵人呆坐在等候區一個多小時,其間涼風習習,吹得連大人也發抖。天氣越陰寒,我們越忐忑,反而小芊一直很安靜,只專注着眼前的賽事。
笛聲響起,終於開賽了。冰冷的池水未有影響發揮,轉項也做得很順利,然後是最令人擔心的跑步賽。因為「吸唔到氣」,小芊在練跑時已習慣包尾,我以為今次不會例外,賽前也千叮萬囑:完成就好,千萬別逞強。幾位特快的跑手很快便到達終點,覘天望地之際,小芊竟突然出現,我差一點就趕不及按下相機快門。幾個女孩子叮噹馬頭,好勝的女兒出盡氣力越跑越快。衝過終點後,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喘咳,我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當事人就興奮得手舞足蹈,「媽咪,我從來未試過跑得咁快!」結果公佈,在35名同齡女孩中,她排第12,成績當然不算突出,但能夠跨過重重難關而超額完成賽事,我認為小鐵人這美譽,小芊是實至名歸。
不少出色的運動員其實也是哮喘患者,譬如倫奧女子單車賽冠軍Laura Trott、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Paula Radcliffe、曼聯名將史高斯、京澳游泳金牌得主朴泰桓、京澳女子三鐵金牌得主Emma Snowsill等等。想他們小時候也要經過一番刻苦的鍛煉,才能成功跨越身體的障礙。引用Nick Vujicic愛用的諺語:Attitude is altitude,你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視野。這是我最希望女兒透過比賽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