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朝令夕改 減300課時<br>校本評核或取消

新高中朝令夕改 減300課時
校本評核或取消

【本報訊】教育改革朝令夕改,推行未夠四年的新高中又要改。教育局昨終為錯估新高中課時認衰,宣佈新學年起降一成課時,三年全期減至2,400小時;半數新高中科目的校本評核將押後至2019年或取消,體育科改為引入集體踢波等實習考試。當局又研設「半科」課程及考試,以及在中文科重設文言文範文。
記者:倪清江

新高中課時原最少2,700小時,但首屆新高中只有78間(即17%)中學達標,不少中學於放學後或假期「補鐘」。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昨宣佈總結諮詢結果,決定由本年9月,中四至中六將標準課時減至2,400小時,容許學校彈性加減200小時。新安排不適用於現時中四和中五。

中文選修單元少於四個

每科選修科課時將由270小時降至250小時,陳嘉琪自爆,原來申請國際認可時,是以250小時為基準,因此不影響國際認可。教育局會於8月底前向學校提供每科資料,闡明每科的深度和闊度。
新高中原本規定每一科也有校本評核,如寫報告、做實驗等,佔文憑試部份分數。24科中尚有半數未推行校本評核,當局決定將9科押後至2019年才推行,數學、企會財和體育三科更不會推行;並精簡11科校本評核安排,包括中文、英文和經濟等。
教協日前與陳嘉琪等見面,教協引述局方指出,中文科選修單元將減至少於四個,文憑試卷四說話能力取消當中朗讀部份,又會將卷三和卷五合併;企會財科大削15%課程。
體育科不推校本評核,學生改為進行實習考試,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昨表示,形式將會如集合考生「踢場波」。

陳嘉琪稱教局將設10個工作小組研究改革。

擬重推舊制「半科」考試

當局又會設立10個工作小組,審議校本評核和中文等九科的中長期改革。中文科現正進行研究重新引入文言文範文,陳嘉琪否認與中文科成績欠佳有關,只是希望學生盡早打好基礎,「我哋唔係走回頭路,淨係考少數範文」;唐創時承認「有一部份會考核」。
類近舊高考高級補充程度(AS level)科目的「半科」制度,一直只聞樓梯響,諮詢報告註明當局長遠會作出研究。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贊成減少課時,沙田崇真中學校長張文偉認為,只減課程並不足夠,應說明考核內容如何削減,否則令師生無所適從。

新高中部份科目改革

科目:中文科
改革:卷四(說話能力)取消朗讀部份,2016年文憑試合併卷三(聆聽)及卷五(綜合能力)
改革:減少選修部份內容,校本評核取消「日常課業」
科目:數學科
改革:不推行校本評核
改革:精簡延伸部份單元一及二內容
科目:通識教育科
改革:2014年學校不需要呈交評核紀錄,紀錄可留在學校
改革:文憑試減少分題數目
科目:中國文學科
改革:延至2019年推行校本評核,2014年文憑試由6小時減至4小時
科目:英語文學科
改革:延至2019年推行校本評核
科目:企會財科
改革:不推行校本評核,削減15﹪課程內容
科目:體育科
改革:不推行校本評核,改為進行實習考試
資料來源:教育局及教協

畢業生外地升學 返大陸多過赴美

【特稿】
教育局去年向首屆新高中近6萬名畢業生發出問卷,有八成留港升讀資助或自資課程。約7%畢業到本港以外繼續升學,當中最多到英國,佔其中25%;其次最多人去是內地,僅比到英國略少3個百分點,比到澳洲或美國為多,料與數十所內地高等院校來港招生有關。

八成半認為通識科實用

調查發現,有4%考生重讀中六,今年再戰文憑試;餘下約8%考生投身社會。
另外,畢業生對四個核心科目的評價,98%認為英文科對他們現時的學習最有幫助,其次是中文及數學科,認為通識科有用的則有85%。
受訪校長普遍唱好新高中課程可培養學生共通能力,如助學生發展多角度思維和兩文三語、擴闊視野等。
約六成學生、教師和科主任認為能建立學生國民意識,比認同的校長少三分一。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