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不會費事 - 邁克

重寫不會費事 - 邁克

書名《張愛玲給我的信件》,收編的當然以張的魚雁為主,收件人的回覆寥寥無幾,因為夏志清本人當年沒有存底,事後托宋淇太太鄺文美在張的遺物中勾沉,仿似大海撈針。這當然十分可惜,一來一往的交流變成單程路,沒有前文後理互相參照,許多時候令讀者一頭霧水。按語雖然解開了不少疑團,仍然有很多需要勞煩福爾摩斯出馬的場口,不過放大鏡再明察秋毫,遺失在光陰隧道的確鑿物證灰飛煙滅,找不到就是找不到。譬如六六年底六七年初一再提起台灣有人想買小說電影版權,榮獲垂青的是哪一部卻守口如瓶,地氈式搜索完全不得要領,只能胡思亂想。我猜多半是《怨女》,首次冒出這話題的第二十二封信,說「 《怨女》以前的劇本我沒有,劇情也大有出入,但是重寫不會費事,條件也好,就請你托平君進行。」平君是《皇冠》的平鑫濤,根據曾經自編為劇本的《金鎖記》改寫的《怨女》,該年四月開始在他的雜誌連載,出版人如果建議搬上銀幕造勢一點也不出奇,由自己的公司製作,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手上那張天字第一號皇牌瓊瑤,就飽嚐「文而優則影」的甜頭。
回心一想,不對。如果沒有記錯,早年瓊瑤小說電影都是其他公司拍攝的,自組火鳥公司第一部出品,應該是六八年的《月滿西樓》,沒理由手指拗出不拗入,有着數不益親密伙伴,把福利奉獻給東山再起的張女士。那麼可能是平先生穿針引線,薦給當時欣欣向榮的國聯公司,不過沒有成事,三個月後的第二十六封信,女皇已經發出「拍電影的事他如不提也再說了,國聯想也在風雨飄搖中」的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