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恐襲】
美國波士頓馬拉松連環爆炸案調查工作首度出現突破,聯邦探員經過連日追查和翻看現場影片,終於鎖定兩名疑犯,前晚(周三)向所有執法部門發放兩名男子照片,全力追緝疑犯。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晚向執法部門發出內部通知,當中包括兩名男子的清晰照片,指兩人極可能涉案,要求調查人員合力查出他們的身份。
根據看過照片的記者形容,其中一名男子身上的背囊,跟爆炸案現場撿獲的背囊殘骸同款;另一名男疑犯身上亦同樣攜帶背囊。美國傳媒對疑犯膚色有不同報道,有線新聞網絡(CNN)指疑犯膚色黝黑,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則指疑犯皮膚白晢。
憂疑犯逃走不公開照片
路透社報道,執法人員證實在Lord and Taylor百貨公司附近閉路電視拍到疑犯放置第二枚壓力煲炸彈的經過,疑犯身高6呎或6呎2吋、中等身材,身穿黑色外套、灰色連帽衞衣、頭戴白色或灰色棒球帽。
片段顯示,該名疑犯在第一枚炸彈距離他100米外地方爆炸時,以及在第二枚炸彈爆炸前12秒,曾經使用手機。警方正從現場手機通話紀錄追查爆炸時在那一個位置曾使用過手機的機主名單,從而揪出疑犯的身份。
波士頓市議會主席梅菲(Stephen Murphy)引述警方消息說,閉路電視所拍到可疑男子的外表,跟現場目擊者看到可疑男子離開的講法脗合。
警方內部對是否公開疑犯照片引起爭拗,一派擔心公開照片,疑犯會逃走;另一派覺得公開照片,可讓逾2,000萬市民幫手做耳目追緝兇徒,但當局最後選擇不公開照片。
在警方內部出現爭拗之際,CNN昨天曾率先報道,疑犯已經被捕,大批記者湧往波士頓聯邦法院採訪疑犯落網新聞,當局其後否認,CNN也撤回報道。不過,美聯社堅持原先報道,指已有疑犯被扣留。法院就收到炸彈恐嚇,警方封鎖大樓,展開地氈式搜索。
此外,爆炸案中兇徒所用的壓力煲炸彈,威力強大,煲蓋彈飛到35米外一間酒店的六樓天台上。一名酒店住客後來在天台撿獲一塊扭曲金屬,初時懷疑是被炸彈炸壞的車軚蓋,於是交給警方。聯邦探員周二晚接觸該名住客,調查逾半句鐘,指該塊爛金屬其實是壓力煲炸彈的組成部份,也是目前追查炸彈狂徒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英國《每日郵報》/法新社
全城緝兇 網民變偵探 揪出五疑人
當局不肯披露疑犯的照片,網民卻紛紛變身為偵探,展開網上大緝兇,從數以百計現場相片中,根據衣着、背囊、事前事後反應等線索,試圖揪出可疑人士,至少鎖定五名疑人,要求聯邦調查局(FBI)展開調查。
疑背囊內藏壓力煲炸彈
一名相信是波士頓專業啤牌高手的網友,在波士頓連環爆炸案後,在社交網站Reddit開出一個名為「尋找波士頓爆炸狂徒」的討論區,網民紛紛變身鍵盤偵探,在討論區上載圖片,圈點可疑人士。
網民指出兩名男子有可疑,因為他們揹着背囊脹大下墜,懷疑內藏壓力煲炸彈,而其中一人的黑色背囊突然消失,網民懷疑他可能將炸彈放好,準備施襲。
另外,一名被網民懷疑的白帽男子,在不同相片有不同行囊,背囊時有時無,引起網友懷疑。至於一名身穿白色連帽衞衣的男子,被指根本無心觀看賽事,爆炸後,更鎮靜地迅速逃離現場,被網民懷疑是炸彈狂徒。
英國《每日郵報》
三角測量法 憑手機訊號追蹤疑犯
為追緝炸彈狂徒歸案,聯邦探員採用著名三角測量法(triangulation),從手機所發出訊號追蹤疑犯手機的實際位置,然後按圖索驥,在影片中眾多民眾揪出誰是疑犯。
三角測量法是無線通訊業經常使用的追蹤手法,全美執法人員亦廣泛使用。手機追蹤系統的原理是靠遍佈全城的監聽站,監聽站相當於半個手提電話基站,因為它們雖然不能傳輸無線電訊號,但能監測訊號。
要獲得一個手機機主的位置,需要三個監聽站,一旦三個站都對某個傳輸訊號作了時間標記,訊息很快就會送到使用雙曲線多時段定位法的中央電腦上,從而確定機主的位置。
手機追蹤公司Cell-Loc職員柏加(Michael Parker)指出,只要手機開着,手機會定期向電訊公司發出的微型登記訊號,好像說:「我在這裏!我在這裏!」該個登記訊號包含了手機電子識別號碼,營運商根據訊號就可以得知手機進出特定發射塔範圍的時間。
聯邦探員聯絡電訊公司營運商,取得手機就近發射塔的位置,在特備裝置協助下,在500米範圍內,就可確定手機位置以及其行蹤。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