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英雙方一紙《軍事用地協議》,令中區的海濱長廊,將被一個軍用碼頭「攔腰截斷」。本報翻查該份在1994年簽署的《協議》全文,發現條款當中,並無提及需在碼頭用地上興建永久性建築物。《協議》同時列明,駐軍將遵守特區政府在土地發展和使用、市政建設和規劃方面的規定。這亦是回歸以來,香港首次新增軍事用地。
根據1994年中英簽訂關於香港軍事用地的《協議》附件三,第五條指出,「香港英國政府將在中區──灣仔填海計劃的最終永久性岸線靠近威爾斯親王軍營處預留150米長岸線,以供1997年後建軍用碼頭使用」。有關的協議,沒有附上中區軍用碼頭的設計圖則,也沒有提及軍用碼頭的建築詳情。
議員:無顧及市民利益
《協議》全文也沒有提及未來的軍用碼頭用地,會興建永久性建築物。
不過,在中西區區議會的文件及工地現場所見,軍事碼頭的用地,估計最少會有四幢一層高的建築物。立法會的另一份相關圖則更顯示,碼頭四周會有160支3米高的鐵欄包圍,令中環海濱長廊勢遭「攔腰截斷」。
跟進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認為,若政府真的希望「還港於民」,以市民為本,應暫停工程,詳細考慮軍用碼頭的設計,及日後的管理問題,將有關用地維持於休憩用地。
今次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新增軍事用地。陳家洛說:「香港政府喺成個過程當中,冇顧及市民長遠利益,有啲擦(北京)鞋嘅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