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低級錯誤玩死人 - 丘亦生

金融雲端:低級錯誤玩死人 - 丘亦生

三年前,我捧着兩位美國經濟學者哈佛大學教授Kenneth Rogoff與馬里蘭大學教授Carmen Reinhart(以下統稱兩位為R&R)的扛鼎之作《This Time Is Different》,囫圇吞棗地翻閱,看他們如何為金融海嘯指點迷津,之後每逢兩位教授的出品,均盡可能拜讀。想不到他們一份最有影響力的論文,最近竟然被發現犯了低級的excel錯誤,說服力大減之餘,更可能導致過去幾年數以十萬計的打工仔因而「被」失業。
R&R於2010年發表了一份重要的研究論文〈Growth in a Time of Debt〉(在負債中的增長),從44個國家逾200年數據中,發現當國債佔GDP的比例超逾90%時,這些國家在高債期的經濟表現,平均會倒退0.1%,落後低債國近四個百分點。如果以中位數計,高債國的經濟增長中位數,亦會落後低債國近一個百分點。

學者計錯數 高債國非死罪

他們的結論,當時被廣泛報道,成為近年來被引用得最多的研究,亦令R&R在美國國會內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共和民主兩黨都要向他們取經,連歐盟及英國的官員也把他們的研究琅琅上口。按照R&R的講法,高債危害一地經濟的健康,故最好嚴守90%這個大限,即使可能要收縮政府開支或者加稅,向衰退中的經濟落井下石,也要咬緊牙關承受一下短痛,保住未來的經濟增長,以避免長痛。
雖然國債過高會拖垮經濟,在歐債危機中已提供不少實例,但對於一些未有爆煲之虞的國家來說,有R&R的數據背書,甚至劃下了一條嚴嚴死死的警戒線,令主張削債的歐美政客更加理直氣壯,連番阻擋政府推出利民紓困措施,甚至要求把之前刺激經濟及就業的方案撤掉,像美國的聯邦債務去年第四季已衝破GDP的104%,便引發警號齊鳴。在經濟未見起色時縮減開支,本來違反政府調控經濟的格律,但在R&R的歷史數據支持下,減債竟然與穩經濟的主旋律勢均力敵。
有誰想到,R&R的說法,今日竟面臨嚴重挑戰,麻省大學三位學者最近向他們取得了數據庫,以檢證他們的結論,竟然給他們發現了多個錯誤,若果把它們一一修正,則高債國家的經濟增長,會由平均負0.1%改為2.2%。換言之,原先高債國家的經濟,會跑輸低債國家四個百分點,但修正後會縮窄為兩個百分點。由於國家債務危機平均歷時20年才得以解決,故此連續20年每年跑輸四個百分點,與跑輸兩個百分點,差別可以十分之大。

狂削職位 打工仔無辜失業

三位學者聲稱發現的錯誤,其中之一可說是搞笑之極,是在excel計算平均經濟增長時,錯誤把幾個國家的數據排除在外。
另一個較大失誤,是計算新西蘭國債超標時的增長數據,單單包括最差的一年,而非全個時期的五年,一旦將全期包括在內,已可把高債國的平均增長大幅拉高。
學術界自然立時起哄,R&R也要立即作出回應,承認計算上有失誤,但就認為並非存心遺漏數據,而是不少數據在撰寫研究時並不存在。又指即使調整後的數字,仍然不改高債危害增長的結論。
我認為,R&R有錯在先,令其辯解顯得蒼白無力,而高債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原來沒有想像中嚴重,亦令人要檢討政府之前減債的力度會否太重,造成了不必要的陣痛,令一些職位因為政府煞車而平白消失了,多少打工仔因而失業。
近期不少經濟信條被拆解,好像越來越多人相信,瘋狂印鈔也不會刺激通脹,所以黃金可以告老歸田;如今又發現,政府大使一點,借貸再高一點,或許副作用未如預期般大。這種種會否重新鼓勵政府大開水喉,並由央行埋單,而這又會把我們帶到甚麼的境地?
事件亦令我奇怪,這份經過無數專家追閱的研究,為何要這麼久才發現出問題?雖說涉及的數據包含眾多國家,但相比現今世界可以運用的海量數據,只是蚊髀與牛髀,可以想見,日後的研究趨勢,使用的數據庫會更多、更大、更繁複,日後要發現出錯,只會更加困難。倚賴經濟學家指點江山,往往要經歷這種「問路於盲」的風險,慘情在,普羅市民往往任其擺佈。

地方債與H7N9

《金融時報》昨日頭版刊登,信永中和董事長張克指內地地方政府債務「失控」的訪問,饒有深意。張克的觀點,其實新意不大,但他一直近距離觀察地方債的審計工作,冒着得罪中共的風險提出警告,高調指信永中和不敢接地方債生意,令人懷疑張克比外界掌握到更多資訊,但不便公開提出。
地方債問題發展落去,越來越似H7N9疫情,官方透明度低,外界惟有瞎猜,越估越心驚。從表徵看,地方債的「疫情」似有擴散的迹象,不但令評級機構惠譽下調中國本幣評級,穆迪剛剛也調低中國主權評級的展望。
要評估地方債有幾大煲,只能靠蛛絲馬迹,由點連成線,我最近又見到一單,在紐交所上市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江西賽維LDK,本周一無法償還一筆到期的債券,宣佈債務違約,隨時步全球業內一哥無錫尚德後塵,在破產邊緣徘徊。

焦點企業爆煲 地方硬食

賽維在江西省新餘市聘用超過一萬人,一直受盡政府財力及政策扶持。賽維創辦人佟興雪曾經承認,江西省政府為賽維提供了20億元人民幣的「賽維穩定發展基金」。賽維出事,地方政府不得不救。加上賽維位處重點行業,國開行等國有銀行多次向賽維提供借貸。官方勢力不會容許賽維這種重點企業破產。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賽維會跟隨尚德,最終又要由地方政府埋單。賽維與尚德兩個財政包袱接連浮上面後,還有幾多未發作,無人知曉。
地方債與H7N9危機,再加上對中國體制不信任投射,擔憂官場瞞上虛報隱瞞危機,令問題更為深不可測。所以,行內人張克今番表態,事關重大。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