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工具五花八門,日新月異,其中面世約十年的固定收益交易所買賣基金(Fixed Income ETF),泛指追蹤債券等不同固定收益證券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既具備債券等固定收益證券的優點,其結構又解決了債券投資相對高成本、欠透明度、集中風險與欠流動性的四大限制,為重視分散風險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首先,債券大多數只在場外交易市場買賣,交易成本相對較高,加上設有最低投資額,投資成本相對大。固定收益ETF的交易費用基本上與股票無大分別,每手的初始投資額一般設於零售投資者可負擔的水平。
零售客能負擔
其次,固定收益ETF在交易所掛牌買賣,交易具高透明度,投資者可隨時查詢價格、資產淨值及交易對手風險等資料。
第三,投資者買入單一固定收益ETF,可變相投資於該ETF所追蹤指數涵蓋的數以百計債券,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
第四,買賣方便,具靈活性,投資者在交易時段內可隨時交易並可即日買賣,以靈活配合個人的投資策略。
固定收益ETF市場規模近年高速發展,彭博數據顯示,全球固定收益ETF的資產規模,由2006年底的320億美元,躍升近10倍至去年年中超過3,000億美元,反映市場需求殷切,貝萊德預期未來十年可望攀升至2萬億美元。香港早於2005年已有兩隻固定收益ETF面世,內地也在今年推出首隻固定收益ETF,隨着投資者對投資產品多元化的需求日增,供應會持續增加。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