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對石油需求越來越高,油價升多跌少,各國對開發油田趨之若鶩。美國08年發表報告指北極帶蘊藏豐富石油,猶如一個重磅炸彈,炸破北極的寧靜,各國油公司大舉進攻北極,令北極脆弱的生態系統,面臨重大危機。
美國地質調查局08年發表報告,揭露北冰洋蘊藏900億桶石油,佔全球未開發原油13%,夠全球用三年。近年北極融冰問題嚴重,彷如為油公司開路,因為冰塊減少船隻更易在北冰洋航行。李嘉誠持有股份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等等,積極開展北極鑽油計劃。
北極圈周邊國家亦主動出擊,俄羅斯就最進取,總統普京今年2月底簽署一項北極開發戰略規劃大綱,計劃以北冰洋作為國家石油未來的主要來源。國營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乾脆聯合中國石油、美國埃克森美孚、荷蘭皇家和蜆殼等,一起在俄羅斯境內北極帶勘探。當中蜆殼本身已經用了8年時間,斥資50億美金勘探北極。上年開始在拉斯加對開海面設立機器鑽探。今年在鑽油設備測試最後階段,發現機件有問題才暫停一年。康菲石油公司及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亦於今年宣佈暫停進攻北極,但他們不是放棄,只因技術未能配合才暫停計劃。
在北極鑽油一旦成事,當地的生態將會面臨重大威脅。美國礦產管理局曾經估計,若在北極開採石油,僅是阿拉斯加對開的北冰洋,就有20%機會發生嚴重漏油事故。重要的是,現今油公司似乎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處理好漏油事件。環顧史上的漏油事件,24年前阿斯加港灣漏油,當地生態到現時都未回復,原油仍然藏在海底下。94年鄰近北極帶的俄羅斯烏辛斯克石油管道漏油,事發大半年後綠色和平在當地考察,發現雪地下仍藏著很多油污。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更顯示油公司對處理深海漏油事件束手無策,更何況是航道隨時被冰塊的北極呢。
事實上,蜆殼阿拉斯加副總裁接受BBC訪問時,都表示相信在北極鑽油會有漏油事故,只是不覺得規模會大到影響人類存亡。但可以想像假若漏油事故發生在北極,整個生態系統都會受到摧毀。漏出的油污浮在海面,會阻擋陽光進入與海底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北冰洋海底既植物很快會死亡。欠缺植物輸出氧氣,海洋猶如失去肺部,水中欠缺氧氣,海洋生物難以呼吸,窒息而死是遲早的事。即使海豹等動物懂得伸頭上水呼吸,可每一次上水,先不論牠們一張開口就吃到油污,身體都會沾到。慢慢油污令牠們變得越來越重,再不可以游上水,只可以一直向下沉,沉睡在海底。
食物鏈層層相扣,上層的北極熊、海象等動物,吃了受污染的海洋生物,一樣命不久矣,人類都不能倖免。海洋、陸地受影響,於天空飛的海鳥都逃不掉。油污沾上身,牠們不但飛不起,油污更加會破壞牠們羽毛的保暖系統,令牠們硬生生凍死餓死。北極脆弱的生態系統於漏油污染之下顯得不堪一擊。
對於原油狩獵者來說,北極寶藏值得一摶,發生意外最多賠償了事。但破壞了的生態,用多少錢可以買回呢?
救冰行動「冰荒荒搵你幫」專頁: http://sosarctic.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