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近乎零增長 抬高身價救亡<br>LV加價 港店冷清

首季近乎零增長 抬高身價救亡
LV加價 港店冷清

【本報訊】法國國寶級品牌Louis Vuitton(LV)收入續放緩,早前更被迫以加價去彌補收入損失。雖然有證據指加價令LV顧客流失,但為鞏固其品牌形象,LV仍放手一博,堅持高級路線吸富豪客。本港LV分店昨未見人潮,相反附近的Chanel及Gucci店外則現人龍,LV店員直認隨時會再加價。

位於尖沙嘴、平日人潮如鯽的LV旗艦店,於昨日黃昏晚飯前時段,顧客毋須排隊等候便能進入店內。當中較多顧客參觀選購手鍊、皮帶等相對便宜的小飾物,風靡內地遊客的「包包」相對乏人問津。記者詢問一款小型的白色手袋售價,店內職員回答︰「一萬三千元!(好像加價了?)係呀!我們在年頭已經調整價格,所有皮類手袋都加咗,呢個都要加。」
平日無暇理會操廣東話客人的店員,見記者左望右望,亦主動上前推銷一款經典Monogram側孭袋︰「呢款都只係出咗一年有多,經典外型,一萬一千元左右。(比上個月貴咗?)係呀,加咗價,年頭開始,我哋每年都會調整價格。(幾時再加?)未知呀,要買就趁早!」

【毋須排隊】
記者昨日在黃昏時段觀察廣東道名店的人流,LV門庭冷清。 羅君豪攝

【人流不絕】
而Chanel門外則見人龍。 羅君豪攝

首季銷售增長 4年最慢

LV過去半年來已在各地展開其加價計劃,去年10月法國本土店加價8%,當時LV指此舉是為縮窄中法之間的價差,策略算成功,因為兩地價差由加價前的47%縮至30%。至於日本店在1月份加價13%,LV指是為了應付日圓走弱而出現的歐元與日圓間的滙兌差價。當時已有分析師預計,銷量可能減少2%至3%。
加價後顧客必然流失,LV母公司LVMH本周一公佈今年時裝及皮具分部的首季銷售增長僅為0.4%,是自09年以來最弱,而LV本身是LVMH的主要盈利及收入來源;整家LVMH的首季銷售增長則按年升6%。
LV現時仍願冒險加價,目的只為鞏固龍頭地位,不可以再「整Cheap」品牌。法巴分析師Luca Solca指名貴的物品應是「人冇我有」,但商業上太成功令產品通街都有,會扼殺品牌的吸引力。LV策略是要維護該品牌在全球的獨特性,專攻富豪顧客。

Chanel Gucci未見加價

LV財務總監Jean-Jacques Guiony指,現時LV停止開新店計劃,集中火力催谷名貴皮具用品如Monogram系列;至於價格較便宜的入門系列如Canvas Bag將會放於較次位置。
有分析指LV作為業界龍頭,有更大的議價能力,先出手加價或許會帶動整個行業展開加價潮。但目前而言,Chanel、Gucci和Prada未見有如LV般急進的加價策略。

遊客心聲

【加價都抵】
周先生:「國內的進口稅太高了,LV產品要比香港的高15%至20%,即使香港漲價10%,都比國內的便宜,所以還是會選擇購買。」

【另作他選】
張小姐:「如果光算滙率的話,香港LV產品比內地便宜,但如果只是LV加價,其他名牌沒有加的話,也可能會選擇其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