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籃球員的「搵食工具」就是自己的身軀,為了讓自己的履歷更漂亮,不少球員踏入NBA後都喜歡報大數;最經典例子是巴克利,報稱6呎6吋,不過企在同樣6呎6的佐敦身旁,就明顯矮了一截,有人爆料指他應該只有6呎4、5吋,不過巴克利都算是驚人,身高欠優勢都當過籃板王。
有人喜歡報大數,又有人喜歡報細數;塞爾特人前鋒加尼特以前是好例子,明明超過7呎,但因為不想當中鋒,只報6呎11吋。現在到雷霆的杜蘭特,一直報稱6呎9吋,但站在身高6呎10吋的隊長伊巴卡、柏堅斯旁,還高了一點,是否叫親Kevin都鍾意報細數?
個人判斷,杜蘭特已肯定身高6呎11吋,加上一雙超長的手臂,肯定是難以防守的「搵食工具」;從KD初出道,小弟先入為主將他與昔日得分王麥基迪比較,兩人均有超強的得分能力,而且平均地可在不同位置,以不同得分手段搶分,經過雷霆首兩年,杜蘭特未顯示他的鬥心,我也擔心他與麥基迪一樣,只是得分武器,但不會帶領球隊奪冠。事實這兩年季後賽改觀,雷霆只是被當屆冠軍:小馬及熱火擊敗,而且戰情越接近,勝負分野越窄。
杜蘭特沒有弱點嗎?當然不是,他的弱點是太好人,特別面對「腦殘」的隊友韋斯卜克,太過仁慈了;說真的,以他在雷霆的地位,進攻話事人不用置疑,但他卻往往先忍讓韋斯卜克一、兩次。今季雷霆繼續以一個平均的陣容再挑戰冠軍,如果總決賽再面對熱火,勒邦占士再不是「食硬」!
牽牛
《蘋果》球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