跣胎撞壆 頸骨折斷喪命

跣胎撞壆 頸骨折斷喪命

【本報訊】車毀人亡的陳僖儀,據悉事發時有佩帶安全帶,亦沒有超速,撞車時亦有安全氣袋彈出,但為何仍難逃一劫呢?

意外原因首先是事發時現場霧雨瀰漫,能見度很低,懷疑僖儀駕車出西隧時,忘了駛進雅翔道返回君臨天下住所,而是行錯路上了海寶路,沒料到這竟成她的不歸路。
另外當時地面濕滑,當僖儀駕車至事發現場跣胎擺尾,車尾擦撞路壆後即失控,衝前50米撞向分岔路的燈箱和石壆。

現場無明顯煞車痕

據知警方事後在現場卻無發現有明顯的煞車胎痕,不排除她撞路壆後曾試圖救車,惟慌亂間失事釀成慘劇。
此外消息指僖儀是頸骨折斷喪命。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稱,一般撞石壆的車禍,致死原因大都與斷頸有關,因頸部相對脆弱,頸椎折斷可損害大批神經線,包括影響到呼吸系統,導致窒息缺氧喪命。他表示,意外亦會撞碎胸骨致死,但機會相對較低。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表示,出事路段限速50公里,倘非超速車速不會太快,突然撞壆可能是路滑所致,也可能是司機太攰。他表示,一般車禍都會造成二次撞擊情況,所謂二次撞擊,是意外時車內人士如「人肉骰仔」在車廂內撞來撞去,而大多死亡個案都與二次撞擊有關。他指因汽車失控下,司機本能上會設法自救,這往往會令他們措手不及,造成極大傷害,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