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來到第21個年頭,本年主題是「回到1920年代」,一個戰後解放,人人及時行樂,藝術創作遍地開花的瘋狂年代。數十年後的今天,身在法國的藝術家及電影修復者,也藉着法國五月把這一份瘋狂重現我們眼前。
記者、攝影:陳劭敏
蒙馬特的琴音
與彈奏舒曼作品聞名的鋼琴家雷薩吉(Eric Le Sage)及音樂會指揮家尚.托勞(Jean Thorel),相約在畢加索曾居住的蒙馬特見面,即使該區早已被遊客攻陷,但不少藝術家依然被蒙馬特獨有的氣氛迷倒,就如雷薩吉自己,就正是這裏的住客。雷薩吉的名字,與舒曼緊緊相扣,他花了數年灌錄舒曼的所有作品,直言若沒有舒曼,可能早已放棄了鋼琴。雷薩吉將在法國五月來港,主要演奏浦朗克的作品,當然也少不了舒曼;前者是法國作曲家,後者是德國人,雷薩吉這位法國鋼琴家又怎看這兩人?「浦朗克的作品曾被看成純娛樂性,但當中也有深層的感情。其實兩地音樂家都有豐富的情感,法國來得較內斂,德國則是澎湃直接。」對雷薩吉來說,浦朗克的作品像在看一幅很精采的畫作,而舒曼則讓他有置身其中之感。
壞男孩與修士
提到浦朗克這名字,雖不如同期20年代法國作曲家般響亮,但在生時被稱為「半壞男孩、半修士」,從未接受過任何正規音樂教育的他,隨興、瘋狂的人生還有音樂,可能正是20年代的最佳寫照。生於巴黎富裕家庭的浦朗克,只間斷地跟隨過老師學習鋼琴及作曲,在自學的環境下,於17歲便創作了第一部聲樂作品,其後與另外六位作曲家,組成了「巴黎六人團」。他們提倡新古典主義,抗衡20年代初浪漫主義的情感誇張渲染,對抗包括德彪西在內的法國傳統音樂。在30年代,浦朗克又突然因為一位摯友的離世,重新投入天主教信仰,並放棄新古典主義,轉投宗教音樂。他一直渴望歌劇創作,最終於1947年創作了第一部歌劇作品《泰勒西阿斯的乳房》,一部超現實的荒誕喜劇;第二部作品《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對話》又忽爾轉為注入宗教音樂,着重歌劇形式美感的嚴肅作品。這次法國五月由雷薩吉帶來共六首浦朗克的作品,其中包括浦朗克為鋼琴而創作的15首《即興曲》之一,活潑氣氛與憂鬱感傷交替的b小調樂曲《晨曲》。
浦朗克在巴黎
時間:4月22日8:00pm
場地: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雷薩吉鋼琴演奏會
時間:4月21日7:00pm
場地: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搶救菲林電影
現代電影追求感官、視聽享受,但大概科技走得太遠,人們反而渴求返璞歸真,君不見年前默片《星光夢裏人》,在一眾3D、4D電影圍攻下,依然大獲好評兼橫掃奧斯卡?將在法國五月期間上映的法國默片《婦女樂園》,在1930年由杜威維埃搬上銀幕。杜威維埃曾被新浪潮導演查布洛讚賞為法國偉大的說故事者,在他的導筒下,電影重現了19世紀巴黎社會眾生相,是法國默片時代結束前的傑作。這部數十年前的電影能重現世人眼前,就要多得以巴黎為基地的Lobster Films。
Lobster Films是全球唯一一家由搜尋、修復至發行也一手包辦的電影公司。它的工作其實像尋寶,負責人很記得在一個下午,一位婦人拿着一個膠袋,裝着的正是他尋找多時的老電影《A Trip to the Moon》。菲林大部份已白化,惟獨缺失多時的結局依然未完全損壞。負責人開出一個十分可觀的價錢,可是婦人認為她能找到更好價錢而斷然拒絕。到婦人個多月後再次拿着菲林出現的時候,一切已為時已晚,整筒菲林已告損毀,《A Trip to the Moon》就成了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昔日的電影不如現在的幸運,很多未有記錄和保存的,堪如從沒存在過一樣;即使有幸被尋回,也可能因損毀太嚴重,其真貌再也不能展現人前。Lobster Films正是為電影的存在而努力,在多年後,再為它們尋找知音人。
Lobster Films
地址:13 Rue Lacharriere, Paris
電話:(33)1-4338 6969
《婦女樂園》
時間:5月3日7:30pm
場地: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法國五月2013
查詢: http://frenchmay.com
門票:$380、$280、$180
訂購: http://urbtix2.cityline.com.hk(城市電腦售票網)
Travel Memo:法國巴黎
機票:乘搭國泰航空來回巴黎,經濟客位票價每位$8,520起(未連稅)。查詢: http://www.cathaypacific.com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者均毋須簽證。查詢:3752 9900(法國領事館)
wifi:可在當地購買預付電話卡,Orange預付卡約$50/100MB可用七天。查詢: http://www.orange.fr
電壓:220V兩圓腳插座
匯率:1歐元約兌1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