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正為土地供應費盡心神,其中主要散落市區的公務員合作社所建樓宇,只要有政策配合,應可成為資助及安老房屋來源之一,甚至透過免補地價程序,加快落實計劃。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別議員謝偉銓表示,現存200多個合作社,所建樓宇能成功重建的不足5%,餘下皆因各種原因包括最重要的補地價程序,都成重建障礙。
謝偉銓倡議,政府其實可善用該些大部份位處市區的合作社土地,經由市建局及房屋協會牽頭,採用市建局七年樓齡物業的收購定價標準,和類似該局現行的「需求主導」先導計劃,由合作社業主提出申請,當人數達某一比例後,便交由房屋協會正式展開收購工作,市建局的角色是最後有權引用條例收回所有單位以作重建。被收購對象,可選擇直接的現金補償,或取得重建單位。
他建議,土地可只選取一些普通的市區合作社土地,如深水埗保安道、土瓜灣美善同道一帶及馬頭涌道等。只要政府在政策上配合,限制所得土地必需用作興建供中產人士認購的資助房屋,及中產老人住屋,所建單位將來也只供合資助資格的中產人士買賣,有關土地更可免補地價批出。
新game出爐 ~ 快啲試下自己有無辦法上車啦!
【「樓」年運程小測試】
http://www.tomonews.net/game/hkhousing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