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一九六七年墮胎的機會之所以極微,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一年,七十六歲的賴雅已經癱瘓在床兩年,大小便失禁,照計沒有什麼能力令妻子懷孕,張如果真的忽然有喜,一個人風急火急跑到紐約找醫生打掉倒完全情有可原。夏志清在按語加上那麼一句,我一看不但馬上記起五十年代有部粵語片叫《此子何來問句妻》,也想起《金鎖記》裏介紹女主角出場的一幕。由北京搬到上海的大戶人家不習慣地方淺窄,早上起來等着向老太太請安的妯娌你一言我一語,剛過門的三奶奶一句「家裏人實在多,擠是擠了點」語音未落,唯恐天下不亂的七巧插嘴取笑:「三妹妹原來也嫌人太多了。連我們都嫌人太多,像你們沒滿月的自然更嫌人多了!」接着抱怨殘廢的丈夫難伺候,「你倒跟我換一換試試,只怕你一晚上也過不慣」,大奶奶不知厲害,噗嗤一笑反問:「怎麼你孩子也有了兩個?」你猜猜我們口沒遮攔的二奶奶怎麼答?「真的,連我也不知道這孩子是怎麼生出來的!越想越不明白!」
另外,這封引起墮胎疑雲的信,張提到「星期一、二都約好去看醫生,以後還要去許多次」,一點都不像做人工流產的程序,除非之前手術出了問題,逼於無奈只好頻頻覆診。我雖然沒這方面的經驗,也覺得可能性不高,那時墮胎屬於非法行為,鋌而走險的醫生神秘一如打游擊,哪會提供這麼妥善的跟進服務?《小團圓》的九莉接受「藥線」手術,擔心「打不下來,不上不下卡在那裏」,上門的醫生「給了個電話號碼,事後有什麼問題可以跟一個瑪霞通電話,她在一家最大的百貨公司做事」,其閃縮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