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人云亦云非常危險 - 沈振盈

實戰理論:人云亦云非常危險 - 沈振盈

一年多前筆者在此曾提出,三大高風險投資工具分別為:黃金、本地房地產及人民幣。論點主要是過往令其上升的因素已改變,兼且價格已升到脫離合理價值。更甚者是市場已一面倒將此等投資工具,說成是穩陣、必贏的投資。而大部份欠缺投資經驗的市民,便人云亦云,人講乜佢信乜,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當然,筆者提出上述論點之時間是早了一點,但以長線的周期角度去看,其實也不為過。最起碼就是提醒大家,不要以為人人皆說的方向,就一定對。以當日股神沽中石油(857)為例,若果短視地去判斷,就一定話佢做錯。但事實到最後,便知誰對誰錯。

樓市人仔高危投資

前日的文章本想以「十年黃金變爛銅」作題目,旨在喚起大家30年前金價一沉不起的歷史。其實很多80後的記者或業內從業員,都未曾聽過此句名言。當日創出此名言者,乃外滙、商品著名基金經理陳新燊也。而自他提出此論點後,金價一直處於漫長熊市,一直跌至2002年中才出現過去10年的大牛市。
另外兩大高危投資:樓市及人民幣,樓市已見頂,亦從高位回落了10%至15%。但仍有不少人覺得,在此當頭跌之時應該趁低吸納,似乎被「洗了的腦」未能一下子改得了。
筆者在2010年底開始睇淡樓市,不建議買樓作投資。無錯,若當時買,現在已賺了不少,原因只在於小覷了地產商的控制能力。但當日入市者,今日是否仍持貨?會否沽出?若然沒有的話,就要承受未來數年供應量增加,以及息口趨升的風險。往後樓市的發展,就真的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不要單憑相信某些報道。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