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東南部昨日(周二)發生當地40年以來最強烈地震,強度達黎克特制7.7級。今次地震威力相當強大,遠至印度、巴基斯坦和中東廣泛地區,均感受到震動。伊朗國營電視台最初指出今次地震有40人死亡,但政府之後澄清沒有人死亡;反而巴基斯坦有逾1,000間房屋倒塌,至少30人罹難。
地震在當地時間下午3時14分發生,震央位於伊朗東南部山區和沙漠,鄰近巴基斯坦邊境,震源深度約15公里。扎黑丹市(Zahedan)大批市民從寓所湧到街上避難,區內電力、食水和對外通訊一度中斷。居民表示,事發時為不少居民返回家中小睡。
省長聲稱無人死亡
伊朗紅十字會人員形容,災區位處高山沙漠地帶,受災村落分散,救災形勢複雜。伊朗五支救援隊已分別從伊朗各地趕赴災區搶救,評估災情。錫斯坦及俾路支省(Sistan and Baluchestan)進入緊急狀態,預期災區未來數日將發生強烈餘震。
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伊朗發放的訊息混亂。有官員最初估計有數以百計人罹難,之後國營電視台就指有至少40人死,但後來又收回報道,指只有至少五人傷。伊朗危機中心官員及錫斯坦及俾路支省省長後來都澄清當地沒有人死亡。
這是伊朗上周發生黎克特制6.1級強烈地震,造成37人死亡後,另一次更大規模地震,亦是當地40年以來威力最大的地震。不過,今次受災最嚴重的,反而鄰國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千房屋倒塌
巴基斯坦由首都伊斯蘭堡(Islamabad)到南部城市卡拉奇(Karachi)均感受到地震強大威力,超過1,000間房屋倒塌,至少造成30人死亡200傷,其中本杰古爾市一間泥屋倒塌,三名婦女和兩名孩子死亡。卡拉奇大廈不斷搖晃,當地新聞工作者阿里(Rabia Ali)表示,事發時,她在家中午睡,睡床突然搖晃,時間長達15秒,「大家此時才驚覺發生地震,於是湧往街上逃命。有人開始禱告,小童大聲哭喊」。
中東多個國家,包括阿聯酋的兩個酋長國杜拜和阿布扎比,以及巴林及卡塔爾亦受到震動。阿聯酋當局以防萬一,要求部份大廈疏散人群。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伊朗地震事件簿
09/04/2013 布什爾省發生6.1級地震,造成37死900傷(圖)
11/08/2012 東阿塞拜疆省發生6.4地震,306死3,000傷
22/02/2005 扎蘭德省6.4級地震,造成612死990傷
26/12/2003 克爾曼省6.3級地震,造成30,000人死亡及30,000人受傷
10/05/1997 南呼羅珊省7.3級地震,導致1,567死2,300傷
21/06/1990 吉蘭省7.4級地震,52,000死及60,000傷
《蘋果》資料室
伊朗核電廠 暫未有損毀
伊朗發生7.7級大地震,再次令外界擔心伊朗唯一的布什爾(Bushehr)核電廠,會否步日本311大地震後塵,發生核輻射洩漏災難。布什爾核電廠是由俄羅斯原子能建設出口公司建造,路透社昨天引述該公司一名人員稱,他在地震後與核電廠同事了解過,稱核電廠沒有損毀。
布什爾核電廠位於伊朗西部近波斯灣,這次大地震震央在東部近巴基斯坦邊境,可算萬幸。不過,伊朗全境基本上都在歐亞地震帶上,地震頻繁,平均每日至少發生一次輕微地震,核安全實難令人安心。
離布什爾核電廠數十公里的南部卡基市(Kaki)地區,上周二就發生6.3級地震,造成37死900多傷,更傳發生核洩漏。
伊朗前天堅稱核洩漏傳言純屬謠言,聲稱核電廠設計先進,可承受8級地震,日前更揚言要在沿海建更多核電反應堆。
不過伊朗周邊國家始終不放心,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周日就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派專家,檢測布什爾核電廠是否有核洩漏,並評估核電廠對周邊地區環境構成的潛在威脅。
路透社/《蘋果》資料室
位處地震帶 房屋防震差
伊朗全境根本上都位於全球兩大地震帶之一的歐亞地震帶,全國至少90%地方都是處於多條主要斷層之間,故此是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劇烈國家之一,破壞力亦往往較嚴重。
自1900年,伊朗有至少126,000人死於地震,其中2003年12月巴姆地區(Bam)的黎克特制6.6級地震,就有30,000人罹難。造成重大人命傷亡,除了地質原因,有地震專家還歸咎於伊朗部份房屋結構不佳。
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以2003年在巴姆地區的地震為例,6.6級強度不算特別高,但由於當地房屋防震能力差,震後房屋倒塌,結果造成大量傷亡。
相比在建築防震能力較好的日本神戶,1995年7.2級地震強度雖然較大,造成逾5,000人喪生,人數明顯較少。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