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黃金有幾多個十年 - 丘亦生

金融雲端:黃金有幾多個十年 - 丘亦生

想不到小國塞浦路斯的蝴蝶拍一拍翼,會造成金價爆煲。塞浦路斯政府現在才否認要沽出手上的10噸黃金儲備應急,已不再重要,重要在它扮演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將黃金的好友趕盡殺絕。

等閒角色 資金乏興趣

周一晚紐約期金暴跌9.3%,連續兩日蒸發近14%價值,是40年來最大的兩天累積跌幅。從趨勢看,已跌穿200周移動平均線,可說相當惡劣。
過去十年,是黃金的「黃金時代」,中印等國崛起,令黃金需求大增,同一時間金融海嘯令投資者嚇破膽,黃金成為避險對象,到了央行印鈔機救市,又化身抗通脹的武器。不過,隨着歐債危機似成過去,發達國經濟有小驚無大險,通脹又好像被點穴般,對印鈔機的挑逗完全不給反應。黃金本來是吸食經濟及通脹的負能量長大的,現在被卡在最不利的位置,高不成低不就,現價又已不低,令市場缺乏追入的理由。經濟學大師森姆遜(Paul Samuelson)曾說過,「黃金只是配角(Gold is a sideshow)」,用來形容現在的黃金處境,可說相當應棍。
黃金是否還有另一個十年,很大程度視乎通脹,在央行量寬兼零息的第六個年頭,貨幣供應增加必然導致通脹的講法,開始叫人動搖,到底通脹還是否如另一經濟大師佛利民所言,是純粹的貨幣現象?

通脹未了 隨時添牛氣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發表報告,探討通脹是否睡着了?更暗示這個以往央行的頭號敵人,是否像拉登般被解決掉,讓央行可以騰出手來,把政策目標改為推動經濟增長及滙率穩定。若果通脹不再成為問題,那黃金便被廢了一半武功,只有在經濟危機時才會再獲寵幸。
不過,以此判定黃金死刑,我發覺仍欠說服力,國基會所持的理由,是央行成功控制通脹預期,令物價漲之時,打工仔也不叫加薪,切斷通脹的惡性循環。我認為,所謂預期,是很善變的一件事。上世紀七十年代時,央行也以為發現了馴服通脹的法門,以為容忍失業及經濟放緩,便可以換來低通脹,誰知原來通脹與失業並非等價交換,在滯脹下可以兩害一齊來,最後也要靠聯儲局忍痛狂抽息率,硬生生把通脹壓下去。
當大家以為通脹已經是病貓,實情佢可能只是卧虎,大家忘記佢存在之日,往往就是猛虎出柙之時,也許,到時黃金將經歷「大師兄返來」的另一個十年。

「套」息交易

A股最近興起一片「實物」派息的風氣,繼派送芝麻糊、龜苓膏之後,最新猷竟然是派送避孕套!A股人福醫藥,最近宣佈向股東派送其自家品牌的安全套、愛滋病快速檢測試劑、感冒藥,任擇其一。

marketing招數 恐弄巧反拙

這款實物派送怪招,始自南方食品公司,公司早前宣佈,每持有1,000股的股東,將可獲公司自家推出的12罐裝芝麻糊,當是派息分紅。由於成功引發輿論關注,其出位行徑引來其他A股爭相仿效,另一A股量子高科決定向股東派發子公司出品的龜苓膏,聲稱是希望幫助股東,對抗禽流感。
這種投入低、效益高的marketing招數,同時帶來不少後續問題,例如有人質疑量子高科是想藉機清走快要到期的龜苓膏;南方食品送12罐裝芝麻糊,小股東固然撿到便宜,但對基金股東來講,就是額外麻煩。華夏基金持有南方食品約500萬股,有資格拿到6萬罐芝麻糊。基金管理人可以如何處理?是否應按比例分配予基金持有人?
上市公司向股東推銷產品,其實早有先例可尋。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每年均在股東大會擺攤位,大賣See's朱古力、Dairy Queen雪糕等巴郡投資的品牌產品。巴郡還會在股東大會,向股東提供優惠價訂購零食、珠寶和服飾等等,大部份商戶都是巴郡直接及間接投資的公司。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當股東是潛在客戶,藉此機會讓他們了解公司的產品,與公司建立更強的情感聯繫,將其轉化為長期客戶兼股東,實屬無可厚非。但站在股東角度,股東投資上市公司,目標是賺取現金回報。實物當股息的做法,聽落新鮮,做多兩三次,就是逼股東硬啃宣傳品,往往得物無所用,遠不如直接派錢來得實際。同一招數玩得太多,只怕弄巧反拙,不倫不類。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