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方知,原來今年剛好是手提電話面世40周年。而第一通的電話是由一位在摩托羅拉(再過幾年,年輕一代怕且冇人會知「摩記」呢個係乜嘢品牌)任職工程師的先生,於1973年4月3日用該公司一個長30厘米(成呎高),重1.135公斤的產物打出,稱為「磚頭」實不為過。
自此開始,人類正式進入手機世紀,「電視」曾經亦被認為是對人類影響至深的發明,不過相對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出現,看來是完全比下去,因為就算冇咗個電視機,家陣都可以用手機觀賞電視節目。
我真的記不起第一次用手機是打給誰,畢竟已是25年前的舊事,那時候仍在學,過的卻是「勤工儉學」的生活,即係返工多過上堂,都仲未計「上莊(擔任學生會職務)」,實情忙過𠵱家,所以就買下人生第一部無線電話。當時確實是奢侈品,足以用嚟炫耀招搖,起碼成間學校,連講師教授都冇邊個一機傍身。
我那部只是日本手機,東芝(Toshiba)出品,冇錯,又係後生已然不知的牌子,比摩記的「大水壺」平咗一截,勉為「小水壺」,不過都要盛惠萬六銀,現足以買到3部三星「碌2」!分期付款計息之餘,還要另外畀多少少買埋保險,回想起來,已是隔世。
每名港人平均兩部手機
今日手機的普及程度近乎氾濫,根據政府通訊事務管理局去年公佈的數字,本港按人口計算的流動電話服務用戶滲透率達217%,也就是說,每名港人起碼有2部手機,比起歐美和亞洲各「手機發達國」平均有20%手機用家有超過1部手機的數字更驚人。而單單去年,全球仍售出17億部手機,三星、蘋果及諾基亞這三大製造商,已然瓜分市場份額過半,合共賣出逾8.5億部手機。諾基亞(我大大話話用咗成十幾年)雖能躋身三大,經營已是險象環生,想想「摩記」、愛立信這些亦曾大賣的日子,一切不過雲煙。
最始料不及的是,當初發明手機,目的是讓用者可以「保持通話」(有電影就以此為名),隨時交談。
然而,最近你又花咗幾多時間透過手機同人傾偈?除非係你阿媽打電話搵你,不過你個仔,佢個孫已經教緊阿嫲點用WhatsApp同啲icon,遲吓都可以慳番對答。亦難怪有外國調查顯示,每一個手機用戶平均一天只與其他人「佔線」通話12分鐘,而其他時間則全部「在線」!
所以外遊訂酒店,首要考慮就係「有冇免費wifi先?」,到埗急住check-in都係為咗攞password。除咗短訊、WhatsApp、「飛卜」、微博、打機、上網、看書、讀報,尤其係睇本報「動新聞」,全部都係網上完事,說不定你現就是低頭閱拙文,又據說內地民眾有八成慣以網絡獲取新聞資訊。差點忘了,真係有六成四人會以手機煲劇!
時移世易,手機製造商或會此起彼落;不過手機主宰現代人這件事,已是不歸路。亦難怪有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了手機,他們連一天也過不了,而我只知沒有手機,昨天發不到稿,今天也是過不了。
盧先亞